激发思考兴趣 培养思考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播下一个种子,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句话生动的体现了养成习惯的重要,甚至可以说习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形成个人的习惯。其中学会学习是21世纪教育四大使命之首,思考则是学会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学习呢?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的重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教授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思考能力和习惯。这可谓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思考习惯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思考的动力――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的效果,首先取决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其进入思考状态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精心挑选情境材料,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激发学生内心的思考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我曾引用一位教师的问题情景:讲创新精神时,引入3个画家为独眼、瘸腿的国王画像的故事。甲画家想美化国王,没有画出国王的独眼、瘸腿而被杀;乙画家汲取甲的教训,如实地画出了国王地独眼、瘸腿,结果因为“丑化”了国王遭到了与甲相同地厄运。思考:丙画家应该如何作画才能避免厄运呢?有趣的故事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兴趣被激发了,话匣子被打开了,你一言、我一语,争相说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学生的创新精神被引发出来,也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创新精神”作好了铺垫。由此可见,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有趣才能吸引学生参与课堂,引发思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此后的教学中,我在备课上下功夫,尝试着采用灵活而有趣的教学方式,展示漫画、图片,播放音乐、视频,排演小品、故事,聊聊热点话题、身边生活,讲讲名人故事、名人名言等丰富多彩的情景,兴趣成了激发学生思考的内在动力。
二、尊重和鼓励学生质疑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思考是现代教育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全盘灌输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培养人才的方向。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其积极思考问题。此时,将会引发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不管是捣蛋的,还是教师不知道的,甚至是胡说八道,学生的这份好奇心,教师都不仅要尊重、保护,还要肯定、鼓励其大胆质疑的勇气和精神,以免打消其积极性。正如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说的:鼓励儿童的童言无忌,尊重其未成熟状态,即使是胡说八道,也常常包含了珍贵的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学生“童言无忌”或是“胡说八道”,可能会影响课堂秩序,也可能因探讨其问题而影响教学内容,还可能给教师一个难堪,教师若置若罔闻或斥责,放弃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可能是打击一个学生的探索精神,甚至是一个班级的质疑精神。质疑、探索才是真正的学习,学生在质疑、探索中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能逐步养成求真求实的学习态度。曾有市里老教师来听我上《原始农耕的形成》这一课,我按部就班的讲半坡人生活在北方,气候干燥,河流少,主要种植的是粟、黍等耐旱的农作物,出土的陶器上多数绘着鱼纹的图案――反应捕鱼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时,有一学生提问:“你不是说北方河流少吗?但半坡人的捕鱼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提出这一问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也给了我一个难堪,但我没有斥责这位同学的表现,而是与学生共同整理教材上的内容,终于得出结论:因为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这节课暴露了备课上的疏漏,也为解决疑问浪费了不少时间。正当我心情糟糕之时,听课的老教师快步走上讲台,神情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你讲得真好!听了她的评价,我非常纳闷:明明是备课没有备好学生,被问住了,明明是时间不够,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好在哪呢?过了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发现,课堂上该班同学上课敢于举手大胆质疑,师生在融洽而激烈的讨论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这与我在公开课上对“让我难堪”的学生的尊重和保护是分不开的。我渐渐明白:那位老教师的称赞和肯定来源于我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的尊重与保护吧,虽然教学目标没有完成,但教学的目的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吗?
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思考角度和方式,营造轻松、和谐的思维气氛。中学生行为幼稚、心性尚未成熟,有时会无恶意的嘲笑、打击同学。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存在的忽视,都渴望别人关注和接纳自己。同龄人间,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喜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极希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而无恶意的嘲笑、打击则会被部分同学认为得不到接纳和肯定。这种学习氛围会增加不少学生的心里负担,怕嘲笑、打击不敢质疑、不敢大胆提问,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积极思考、大胆质疑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学中出现类似情况时,教师不仅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童言无忌”,还要引导他们树立想法和答案多元化的观念,容忍不同的思考方式,以宽容的心听取不同的意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角度与方式。
三、课堂上培养思考的能力
有调查表明:一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有10%是通过“阅读”得来的,有15%是“听”来的,有75%是亲身经历获得来的。这一调查说明,创造机会、创设思维空间让学生尝试思考、学习、体验,更易掌握知识,激发创造力,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开阔的思考问题方式,又称辐射思维,即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从各种角度,提出多种设想和途径,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师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空间,创设灵活多样、妙处横生的情景和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质疑精神,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尝试着从多个角度解决办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强化,思考将会内化为一种能力。正如美国学者吉尔福特的理论研究:与人的创造力有密切关系的是发散思维能力及其转换的因素“。凡是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思维”。
四、在生活中培养思考习惯
21世纪更多强调能力,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一个“做”就让教育改变了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说的:“习惯是在生活过程和教育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习惯的形成方式主要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由此可见,不仅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应用于生活,质疑、探索和思考生活中的问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是在生活中培养思考的习惯。
例如:在讲保护环境时,我要求同学结合实际生活,说说身边环境还存在哪些隐患和不足之处,谈谈如何爱护身边环境以及如何落实爱护环境的行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都深有体会,谈出各种不同的切身体会和成功经验。这来源于平时对保护环境这一问题的思考所得。学生是一个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力的人,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又落实在实际生活中,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经过长时间的重复和练习,将养成习惯性的行为。
习惯的养成可以总结为两个转化,即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应充分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引导者的优势,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快乐、兴趣中产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最终和保护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了主动学习,由被动思考转为主动思考。经过主动思考、质疑、讨论、解决、体验、再思考一系列反复训练,将由主动学习变为自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变为自动思考,养成为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孙云晓.教育就是培养好的习惯[M].江苏教育出版社.
[2]周金玲.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J].井冈山医学学报,2007,(5).
[3]倪晓莉.社会心理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唐文,上海奉贤区洪庙中学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14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