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罗维民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教育部下文明确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完全符合中华复兴的历史要求,因此创新教育毫无疑问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开放、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
  创新教学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这种开放性的特征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在面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首先转变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研究,其学习方式也有了创新,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调整教学思路,而不应该采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针对教学目标,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由师生共同制定,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自己做主人公的权利,同时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并适当的给予表扬,因为表扬是老师对学生一种肯定,是学生成功的一种标志。特别是对于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应该及时给予点拨、诱导,半教半放地让他们自己去走向成功,这样也利于创造开放、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做到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与课堂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做一些数学游戏,讲一些数学趣闻,或数学家轶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我有十块钱,一个桃子1元,三个桃核换一个桃子,请问最多能吃几个桃子?”像这样一道题目,如果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必然会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他们苦思得不到解决的时候,你给他们揭晓答案“十元钱吃了十个,用九个桃核换三个,吃过了还有四个桃核,再换一个,吃完以后得两个桃核,向老板借一个桃吃,吃完了正好有三个核还给他。这样就可以吃的最多,十五个。”这样他们会对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教师在运用此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开拓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全符合中华复兴的历史要求,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主体,创造开放、和谐的数学教学课堂和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真正的数学创新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第五中学)
  编辑/张华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