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昌海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语言,领悟语境。但是,很多老师却没能把握好这个环节,本人也深有感触。
  
  一、朗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当今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45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10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
  
  2、朗读目的不够明确。男生读了女生读,甲同学读了乙同学读,看似热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书而读书,没有用心、用情去读。
  
  3、朗读的范围狭小。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时间长了,大多数学生就对朗读失去了兴趣,认为朗读与自己没有关系,都是那几个人的事。
  
  4、朗读指导不到位。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常听教师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才叫有感情,如何朗读才能读出感情,于是就稀里糊涂地读起来,遇到“啊”字就大声点以示抒情。有的教师即使指导也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
  
  5、朗读不求实效。据观察一般一节课朗读安排了三四次,但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往往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不到1分钟,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学生的语感无法培养,阅读能力难以提高。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朗读时间。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2、扩大朗读范围。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人人都能展示一下风采,人人都有做学习主人的意识。
  
  3、采用分层朗读。学生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不同难度的语段要因“材”而读,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评,尽可能地找到每位学生的优点或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赞赏,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4、指导朗读技巧。叶圣陶先生把有感隋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来并不容易,需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适当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铁佛镇中心小学)
  编辑 张华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