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的倾向,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也就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世界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成分,凡是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想办法去认识它、接近它,并对它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设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的倾向,是人们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也就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教师应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习惯,点燃其求知的火种。
  如何才能引发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好奇性
  为什么要学习地理,学生并不是全都清楚。为了使学生能把盲目被动的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我们必须把地理的重要性尽量向学生谈清楚。为此来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才能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首先,我们必须把人地关系方面的问题加以论述。向学生叙述清楚了,这可来引导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的自然空间;是人类之家。再说,只有学好地理,我们才能很好地认识家乡、认识祖国和认识世界;才能促使人们达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如:在教授《地理》第一课时,首先给学生讲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说明孔明有丰富的地理知识,并且对当地的气象气候的变化了如指掌。这是“草船借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这个故事生动,能轻松引入新课;也说明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其次,是从日常生活中找答案,问问学生。如:为什么一年中有时候会冷有时候会热(有明显的四季变化)?为什么井水冬天总是温暖的;而夏天却是凉爽的?……。等学生充分考虑后清楚的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地理现象。我们日常生活是离不开地理知识的,都在不自觉的接触地理知识。为此,如果想要提高生活环境的品质,我们一定要学好地理。
  第三,可以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历史名人来突出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其实,我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都是很好的例子,他们无不通晓地理。远如三国时期号称“天下第一军师”的孔明,现代涌现出来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大将军粟裕等等都是“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典型人物。他们能“呼风唤雨、探天测地”,他们能充分利用“天时地利”运筹帷幕、决胜千里,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无不仗其渊博的地理知识的结果。俗话说得好:名人是很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学习环境
  地理教师要创造促进学生学习的气氛和情景,师生间要平等对话,坦诚交流,要创设一个学生敢于说心里话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首先,地理教师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优生和后进生,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体格健全的学生和残疾学生平等对待。要信任和鼓励后进生,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家境贫寒的学生,使他们消除自卑感,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教师绝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要善于激励他们,发现其身上细微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当教师将信任、肯定和赞许巧妙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深刻的感染,得到极大的鼓励,增强了自信,进而从内心产生对地理教师的好感和尊敬,唤起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情感。
  其次,师生关系要平等。.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权威,常常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地理教师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再以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只有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才能进行多项信息的交流、传递。
  第三,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个人经验,,重视他们的情感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可使学生产生学习安全和自信,消除精神上的压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法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精神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是学生最可信赖的支持者。师生之间有了这种温暖的个人关系,一个生机勃勃的自主学习的环境就形成了。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自然会对地理兴趣浓厚
  3.在教学中以具体的学法为落脚点,促成学生会学与自学的能力
  在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渗透着学法指导,为学生提供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学习应有计划性、易操作,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地理知识,培养了地理应用能力,学会了与人共处和做人的道理。在这里,学生学有所得、有成就感,这是学生乐学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以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目的、有步骤、分层次的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知识的输入过程中学会反思、总结;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将知识加以内化;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感悟,从而促进知识的输入质量和输出质量,以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增加了,能力提高了,学生会感到无比充实和自信。
  4.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兴趣
  教学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课堂教学语言,同说一句话,说出来学生会不会听、要不要听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的问题。这是教学的第一关。教师过了这一关,学生听起课来就有兴趣了。比如:上“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时,一开课我就直接了当地问学生:我们住的地球是圆的还是扁的?这一问学生的情趣就调了过来,这堂课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
  其次,是教学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教学内容概要化、图像化(地图化)、趣味化。尽量做到有新鲜感,又通俗易懂――即“新”又“易”,则你讲授课来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学生自然就喜闻乐听了、兴趣倍增了。如:在“等高线地形图”的教学过程中,我用塑料泡沫自制地形模型,用铁丝自制等高线土,既形象又简单地描述等高线,用通俗语言帮助学生掌握了等高线地形图,这样直观又有新鲜感,容易调动学生的听课的积极性;又很大程度地避免了学生容易犯的错误。
  三是教学方法:1、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2、列举生活中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3、设计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和作探究,从体验认知的快乐中感受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的精神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使自己成为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和发明者的希望和愿望,而这种希望和愿望总与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伴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现有知识水平,尽可能的帮助学生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在应用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学习习惯。
  总之,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没有学生这一主体,再好的教育方法也只是教师唱的独角戏,只有师生之间密切互动,这些教学行为才有存在的意义,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的纽带。
  
  来稿日期:2010-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39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