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英汉典故的认知隐喻对比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钟玲俐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隐喻的角度来看, 典故的产生和使用都是隐喻式的, 典故的隐喻性表明人们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 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 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对英汉典故性词语在喻义上的对应与非对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理解并恰当运用典故的隐喻涵义有助于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认知隐喻 典故 文化 喻义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057-02
  
  1 引言
   典故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所创造的不朽的精神财富。它文字简洁洗练,语义含蓄深邃,回味隽永深长。“引经据典”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日常交际和写作时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的运用而增色不少。典故作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直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在当今世界交往频繁的情况下,对民族特色的典故充分认知和了解已成为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知识。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典故,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演变、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各自的语言都带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典故可以说是文化的缩影,因此各自的民族色彩在典故中体现得也十分明显。可见对两种语言中典故的研究将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十分复杂的。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帮助语言研究者推开了一扇探索之门。
   隐喻长期以来被看作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20世纪以来, 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隐喻的研究有了新的认识。1980年, 美国两位学者G. Lakoff和M.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 明确提出了“概念隐喻”, 将隐喻研究从“表象”提升到“概念”层次。“概念隐喻”理论用源域(source domain)与的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 projection)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现象,即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例如“时间是金钱、“争论是战争”等等。据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实质上, 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2 典故的隐喻性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典故是一种隐喻。典故的隐喻性体现在典故在引用过程中,不是直接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通过字面意思去理解其隐含的意思。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应该既包括典故的喻义又涵盖典故的文化特色。从本质上讲,典故的产生和典故的使用都是隐喻式的。典故的隐喻性这一特点只有在以文化语境为基础、通过想象、联想、映射等途径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时,典故的隐喻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白民军,2004)。下面笔者主要在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理论的框架下,依据典故的理据性和来源类型,对英汉典故在本体、喻体、喻义、喻源之间的对应与非对应关系进行简单地对比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从而把握其准确的含义,以便于正确理解和引用。
  2.1英、汉语中同源对应的典故
   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分别属于两种语言中的典故在来源上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它们的喻体和喻义完全或基本相同。这可以分两种情况:一是两种语言中的典故的来源或出处完全相同,即两种语言中典故的形成是根据同一个事典或语典凝固而成的,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同。如“ugly duckling”和“丑小鸭”,虽然英、汉语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述,但它们均出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同名童话故事,且喻义都是指“小时丑长大后好看的人或先遭歧视后受赞美的人(或物)”。二是两种语言中典故来源类型相同或相近,喻体和喻义也基本相同或相近。如“blow hot and cold”(《伊索寓言》)与“朝三暮四”(《庄子》),它们都来自寓言故事,喻义均为“变化多端,反复无常”。英汉同源对应的典故在数量上虽然不多,但却在人们日常语言交际中经常用到,因此,这些典故的引用频率高于其他类别的典故。
  2.1.1喻体、喻义完全对应的同源典故
   英、汉语在隐喻性方面完全对应的典故的数量不是很多,主要因借用而产生的,也就是把本民族语言中没有的典故性词语从对方语言中翻译过来,并被本民族的人们普遍接受,而成为本民族语言中的常用成分。虽然文字表达形式不同,但来源和喻义是完全相同的。其中以汉语借自英语中的典故为主。这些典故主要来自于《圣经》,《伊索寓言》和童话等。从下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来:
   例:“garden of Eden”(伊甸园)、“forbidden fruit” (禁果)(《圣经》)
   这是英语从《圣经・创世记》中有关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两个典故性词语,现在已被东西方文化普遍接受。它们的喻义“幸福之地”和“因遭到禁止而更想得到的东西”也已从隐性转为显性,不需要解释就可以明白其中的隐含之义。
   这些来自英语的典故已成为汉语的基本词语或句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被引用。如“sour grapes”(酸葡萄)、“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Open sesame”(芝麻开门)、“fish in troubled waters”(浑水摸鱼)等。
  2.1.2喻体、喻义基本或大致对应的同源典故
   英、汉语中有一些在本体、喻体、喻义和典源方面基本对应的典故,它们一般都浅显易懂,其隐含义都可以从字面义中看出来。因此,这类典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下面是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英汉基本对应的典故,从中可以很容易地体会到它们的隐含之义。
   (1)Walls have ears.(历史故事)- 隔墙有耳(《管子》)
   (2)castles in the air(《天方夜谈》中的《神灯记》)- 空中楼阁(佛教)
   (3)skating on/over thin ice(美国民间谚语)- 如履薄冰
  (《诗经》)
  2.2英汉语中非同源对应的典故
   非同源对应的典故是指英、汉中的典故虽然来源和出处不同,喻体也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在喻义上相同或相近。在对典故的隐含意思的理解上,可根据所处的语言环境和本民族语言的表达习惯,选用一个或几个相应的典故来对应。这类典故在英汉对应的典故中占多数,而且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变化也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 喻义一对一的对应典故
   这类对应的典故不多,主要是指一种语言中喻义单一的典故对应另一种语言中喻义单一的典故,它们在喻义上是一一对等的,不会作别的意思理解。东西方由于所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在表达同一种事物或概念时,就会受到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英、汉语各选用适合本民族特点和语言习惯的典故来映射现实中的人或事,虽然喻体不同,但在喻义上是相同或相近的。其中有些典故由于出处(典源)不同,在引用和理解过程中它们的喻义仍会受到各自语言和文化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下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异同。
   例:智多星吴用(《水浒》)- Odysseus(俄底修斯)(《希腊神话》)
   诸葛亮(《三国演义》)- Solomon(《圣经》)
   在表示人的足智多谋时,英、汉语中都有许多人物典故隐含此义。一般在表示“智多星”之义时,吴用与俄底修斯相对应;表示“智慧谋略”之义时,诸葛亮与所罗门相对应。

   英、汉语中这种一一对应、喻体不同,但喻义都是相同或相近的的典故还有不少。如:
   (1)直言不讳(《战国策》)- call a spade a spade(格言)
   (2)祸不单行(《说苑》)- 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谚语, 雨不下则已,一下就是倾盆大雨)
   (3)吹毛求疵(《韩非子》),找碴儿 - find quarrel in a
  straw(《哈姆莱特》)
  2.2.2喻义一对多的对应典故
   英、汉语中的典故形成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表达同一事物时,两种语言会出现理解上的差异,一种语言中的一个典故可能在另一语言中会找出几个或更多的在喻义上相同或相近的典故,这样就形成一种语言中的典故对应另一语言中的几个或更多的典故。在语言表达中,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不同的典故与其对应。如下:
   例:cast the pearl before swine(《圣经》)
   对牛弹琴(《庄子》),明珠暗投(《史记》)
   英语字面意思是“把珍珠丢在猪前面”,隐含讽刺之义。一般用来比喻把珍贵的东西送给不识货的人,相当于汉语中的“明珠暗投”,或用来比喻某人说话不看对象,随意发表高谈阔论,与汉语中的“对牛弹琴”相对应。
   英、汉语中这种对应关系的典故不多,虽然语言表达受地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但由于人类观察和认识事物方式具有相似性,所以语言中的相同或相似的典故也处在多种复杂的关系之中。下面再看几个一对多的对应典故:
   (1)apple of Sodom(所多玛的苹果)(《圣经》)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徒有虚名(《北齐书》)/徒有其表,华而不实(《左传》)
   (2)no smoke without fire(谚语)
   无火不生烟/无风不起浪(佛教)
   (3) be 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被自己的炸药筒炸上天)(莎剧)
   作法自毙(《史记》)/害人反害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食其果/请君入瓮
  2.2.3 喻义多对多的对应典故
   除了以上两种对应情况外,还有一种多对多的对应,即在两种语言中都有不只一个典故表达同一喻义。这是与人类思维的多样性、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历史以及事物之间联系的相似性和复杂性有密切的关系。不过这种多对多的对应典故在英、汉语之间毕竟是少数。但在具体引用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话题选取恰当的对应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如下所见:
   例: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习俗)/at one’s wit’s end(《圣经》)
   不知所措(《论语》/智尽能索(《史记》)/智尽谋索(后汉・张奂《与延笃书》)/计穷力屈(唐骆宾王)/计穷智短(《元曲选》)
   这些典故中只有“at the end of one’s rope/tether”(在绳索的末段/尽头)的隐喻性比较强,虽然它的隐含义与其它几个典故相同,但它的理据性(来源)从字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它的隐含理据是这样的:家养的牲畜在外吃草时,主人一般总要用绳索把它拴起来,它的活动范围受绳索长短的限制。即使范围之外有嫩草可吃,它也很难挣脱绳索,只能是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而“at one’s wit’s end”(在才智的尽头)的理据性比较显现,和汉语的典故一样,它的喻义也很容易理解,都用来比喻“人到了紧急关头或处理较棘手的问题时,而感到的那种智穷才尽,束手无策,不知所措的境况”。
   英、汉语在喻义上多对多的对应典故的形成,说明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众多的典故不仅为我们表达不同的思想提供了方便,同时典故的语言形式简洁,言语婉转,喻义深刻,给人们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3 结语
   认知隐喻对典故的产生、演变和发展都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典故的认知隐喻对比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英汉两种不同文化中典故的认识:英语典故和汉语典故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些典故在划分过程中彼此之间也有重叠的地方。在这些喻义方面的对应关系中,一对一对应的典故数量较多,一对多的典故次之,多对多的典故最少。不过,在英、汉语的典故中,这种有对应关系的典故毕竟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对应是典故性词语与非典故性词语之间的对应。随着两种语言在国际交流中接触的增加,以后会发现更多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典故,使我们对英语中的典故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使汉语中更多的典故为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所接受,最终使典故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存在形式成为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典故是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典故存在于独特的文化环境之中,与环境息息相关,一经移植,差异性大于互参性,就会适应不了异族文化环境。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必须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典故所体现的精神和熟知典故的本意,通过联想,运用认知主体的语言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并恰当运用典故的隐喻涵义,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eignan Alice, Metaphor [M]. 北京:外文出版社(北京)商务印书馆(香港), 2001.
  [2]Lakoff G,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白民军. 典故的隐喻文化透视[J]. 唐都学刊,2004,(7).
  [4]陈家旭.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蓝纯. 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的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补[Z].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7]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8]王丽颖. 英语新词中的认知隐喻.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
  (6).
  [9]武恩义. 英汉典故对比研究[D]. 中央民族大学,2006.
  [10]谢金良,卢关泉. 圣经典故词典(英汉对照)[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作者简介:钟玲俐(1980-),女,湖南宁乡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英汉语言对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