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构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康永征,王跃敏

  摘要:解构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所提倡的批判理念深深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只有正确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消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造成的负面影响,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后现代; 解构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出路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3-0034-03
  
  对于后现代的解释,哈桑在《后现代转折》中进行了一些概述,他认为,零乱性或片断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者只是割断联系,他们自称要持存的全部就是断片”。[1]不可争辩的是,整个后现代以“否定”、“破坏”、“消解”、“颠覆”现存的一切观念、价值、制度为主旨。在这种思潮的背后,不乏存在对自由的追求,对现代不合理结构的批判,但也确实存在着许多消极的因素,如否定主义、虚无主义等,这些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简单否定和挑衅,是一种纯粹的“解构文化”,它在“去中心”、“去权威”的同时,也使很多本来还未曾建立的社会规范过早地被消解。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将学生思想道德的“现有”状态塑造成社会需求的“应有”状态,而当其遭遇后现代解构文化时,它开始陷入主体与客体脱钩的困境中,如何走出去,是每个学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1.理论困境:“现有”与“应有”发生断裂
  “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工作,其直接目的和专门任务,都是为了把本阶级、本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变成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使人们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变……解决这个特殊矛盾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这个特殊矛盾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何活动过程,贯穿在过程的始终,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果没有这个矛盾和解决这个矛盾的运动,思想政治教育便不复存在。”[2]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变,其实质就是要培养符合一定标准的人才,维护社会秩序与和谐发展。“应有”既是标准,也是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来进行。高校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这一点尤为明显。
  同时需要看到的是,高校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所。各种思潮在高校中的冲撞、争论、融合构成了高校的一大特色。后现代思潮在高校中也必然占据一席之地。但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后现代解构文化宣扬的则是对目标、方法、过程、规律的否定。“从哲学层面上讲,后现代主义继承了唯心主义的传统,它企图消解思维和存在的对立统一,认为现象背后无本质,历史之中无规律”,[3]认为方法与目的无关,形式与内容脱离,所有将这些关联起来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人们应该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按照罗布格里耶的说法就是,“我们必须制造出一个更实体、更直观的世界,以代替现有的这种充满心理的、社会的和功能意义的世界。”[4]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那么思想政治教育所主张的“应有”就被消解得荡然无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只能限定在“现有”的层面,而人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根本就不存在,也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如此一来,“现有”到“应有”之间的桥梁在后现代解构文中轰然倒塌、不复存在,这种断裂得出的直接结论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不合理,也不可能。
  这种断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的作用而言,犹如遍地荆棘,寸步难行。
  2.现实困境: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床异梦”
  按照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的观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的中心范畴,二者的辩证统一促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但由于后现代解构文化的冲击,尤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二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现象。
  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代沟的存在,使双方对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无法相互认同。代沟产生的原因,除了多数学者所分析的缺乏沟通之外,最根本的是双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作为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者,30岁以上者占到了多数,而这样一批人在高校读书时,多数没有经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因为,后现代主义全面传入中国是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在高校中的传播相对较晚,即便曾就读于发达地区高校的现任思想政治教育者,接触后现代主义在那时也仅仅限于对经典理论家理论的介绍和认识,当时的后现代文化是作为批判的学习来看待的。因此,后现代主义较少地影响了这一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作为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而言,90后大学生已经开始入学,其生存的时代是后现代主义最为流行的时期,后现代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无形中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习惯于传统思维的老师在学生的眼里已经“粪土当年万户侯”了。这种对立深深影响着双方的认同。一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根本的理念、内容和方式上出现了抵触,双方的相互认同性就会减弱,这势必会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二、后现代的解构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风在中国的现实传播相对较晚,但其一走入大学校园,却被大学生们欣然接受,奉为经典。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客体,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然而,就在各个高校都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时代,我们发现后现代的解构思潮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却远远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这种影响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
  不可否认,后现代的解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怀疑一切、批判一切、重新衡量一切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人们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然而,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所表露出来的主体死亡、理想破灭、传统丧失、文化虚无、游戏人生等观念和心态则是当代西方社会所存在的理想危机、信仰危机和文化危机的折射。它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建立的青年人来说,在娱乐的同时也残虐着他们。
  1.“恶搞文化”的兴起,在解构神圣权威的同时,揭示的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精神的空虚
  在后现代的诸多表现中,来自于日本的恶搞文化在高等学府愈来愈盛行。恶搞文化,指的是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讽刺效果的胡闹娱乐文化。常见形式是将一些既成话题、节目等改编后再次发布。
  2009年,网络跟帖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一则“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的普通发帖,跟帖人数竟然超过百万。在多数网友的跟帖中,不乏将各国领导人的照片,著名影视明星的图片,以及非常严肃的历史事件的图片,用PHOTOSHOP软件改造成了这样的通俗语言。或许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文化的流行给予了较大的宽容,认为青年人开阔的视野、丰富的思维和创新必须建立在突破陈规、不破不立上,然而,当我们打开一些高校的贴吧,看着当代大学生的恶搞文化中不乏存在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进行肆意颠覆,对中国人民世代尊奉的榜样人物进行另类改造,对传统教育中必用的经典故事进行“无厘”篡改,把孔子称为“丧家狗”,把李白称为“蛊惑仔”,把中国龙称为“凶图腾”,把成语随意改来改去之时,我们不得不警醒,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恶搞,而是对中国文化的践踏和颠覆,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恶搞要有道德底线,必须保证不能颠覆民族的精神价值观念,不能破坏社会、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2.优良传统的抛弃,在批判传统规则的同时,将青年大学生带入的却是信仰真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学说中,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在近代反封建的浪潮中,人们将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社会的道德准则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如今,当我们辩证分析这些人伦原则时,我们抛开那些封建残余的“糟粕”,仍然可以看到它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益处。“仁”是“真、善、美”的集中体现,“义”是民族崇高的道德反映,“礼”是社会交往之道,“智”是素质的简称,“信”是约定俗成的交往准则。
  可是当我们把传统与现代文化精神集于一身的当代大学生放在传统的天平上进行衡量时,多次弑师案的发生视为无仁,马家爵挥锤砸向同学视为无义,对同学甚至老师呈现漠然或傲慢的态度视为无礼,人云亦云、是非观念缺失视为无智,恶意拖欠学费、考试作弊视为无信。尽管“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但传统大学精神受到了亵渎,传统美德遭到了遗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三、解构文化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来看,它属于“建构”型,即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受教育者从“现有”状态塑造成“应有”状态。这与后现代的解构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而面对犹如洪水猛兽般全面来袭的后现代思潮,思想政治教育也并非只能被动挨打、坐以待毙。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寻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1.突破后现代解构思维局限,重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打通“现有”到“应有”的桥梁
  后现代本身是一种只解构、不建构的思维,换句话说,就是告诉人们现有的都是错误的,而不说什么是正确的。这种思维的局限性就在于没有任何结果。“结果”在后现代文化中不仅不被提及,甚至连这个概念的存在也是极力批判的。后现代解构文化主张“去中心”、“去权威”,其直接结果是导致当代大学生个性的极度张扬并否认传统共性的存在,也否认目标的存在。可是当大学生们打碎了一切、颠覆了一切、消解了一切之后,他们更容易丧失理想、失去追求,陷入空虚,直至解构生命,消解自身,走向毁灭。正如西方后现代学者阿兰・洛德威曾所言:“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更深意义的颓废,因为一个人怀疑除自己以外还有别人和世界存在,把自己游离于共同关心的事物,游离于社会的集体之外,对社会进步而言,是十分危险的。”[5]
  这样一种不顾后果的文化之所以被青年大学生所追捧,因为“它所蕴含的怀疑精神、反抗意识和解构能力,与他们自身的猎奇附新、追求新奇刺激和轰动效应、渴望参与和行动在某种意义上刚好合拍。”[6]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大学生行为的过程等于结果,将他们出发的起点视为终点。青年人的批判意识是必然要提倡的,但是批判和创新却是不可分割的,我们无法阻止青年大学生解构文化的形成,但却可以将这种解构作为建构的前提,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是思想与行为,而终点是个人与社会。从“现有”的思想和行为到“应有”的个人与社会相适应,离不开解构与建构的辩证统一。只有解构现有的,才能达到“应有”的。
  2.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的存在,打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僵局
  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辩证统一,这是整个教育得以进行的前提。而这对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则在教育者一方,因为教育者之所以能教,是因为其代表“应有”状态。因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思想政治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现状之间的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是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而受教育者掌握的则是与社会有差距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7]虽然它肯定了受教育者的存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他们的主动性和认知性。我们需要看到,“人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被外力塑造的自然过程,还是一个自主自决的能动性创造过程,从生命本体性看待人的可能发展,人的能动性才是人的存在的更根本性的力量。”[8]因此,在尊重受教育者主动性的基础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后现代解构文化认为,对于某一文本会有多种解读,不同的人来解读同一个文本,都可能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得出不同的结论。它的这种对权威的解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唤醒受教育者的的主体意识,改变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迷信权威,树立自己的独立人格,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自我行为的自觉主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正视后现代的存在,理解后现代的思想和行为,接纳后现代的受教育者,尊重后现代的青年大学生,循其道,诱其身,才能真正打破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床异梦的尴尬僵局。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社会转型逐步深入,后现代解构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干扰,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面对整个社会的后现代思潮,重新审视后现代解构文化下的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激发大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其担负起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重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哈桑.后现代主义的突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37.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3]李辽宁. 后现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8(5):43-45.
  [4]田兆耀. 评罗布―格里耶的视觉主义[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3-25.
  [5]阿兰・洛德威. 后现代主义景象[A]//王岳川. 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杨荣.后现代主义文化倾向与当代中国大学生[J].高等教育,2008(2):85-89.
  [7]赵野田,张应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23-27.
  [8]黎君.论“人的可能”与教育[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62-69.
   [责任编辑:庞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49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