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柔性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正以其挡不住的魅力向各行各业渗透,为了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需要变革。以“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应运而生,它是现代企业在已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规范管理基础上,经过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经营管理状态变化的一种灵活管理模式。它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关键词:柔性管理 刚性管理 积极性 创造性
  
  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以知识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知识将取代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成为企业产品价值的主体,成为企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资源。知识将带动着社会进步,知识必将推动着管理创新。有专家预言:“21世纪是管理的新世纪,是以管理变革和管理新方法取胜的新世纪。”来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巨大变化,给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带来了空前的冲击。变则通,通则明。管理的变革就要求管理者有超前的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陈规,要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当前,以“人性化”为标志的柔性管理正日益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趋势。
  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在已有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规范管理基础上,经过系统思考,改变心智模型,提高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超越,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实现经营管理状态变化的一种灵活管理模式。它强调跳跃和变化、速度和反应、灵敏与弹性。它要求企业组织结构是扁平的和灵活的,企业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都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是快速变化的,企业信息沟通是畅通的、便捷的,人的积极性能得到最大发挥,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和调整。
  柔是相对于刚而言的,那么柔性管理就是相对于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的刚性管理而提出来的。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领导者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强调高层管理统管,部门分工,各自负责;重视组织管理结构的稳定性;依赖自上而下的层级控制;强调对成员严加管束,认为成员工作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重视物质激励;注重成员的专一技术能力,这样就使管理具有较强的刚性,灵活性小,管理风格不易发生变化,企业很难适应外界的变化。而现代企业的柔性管理中领导者乐于向下属授权,实行扁平结构的弹性管理;提倡按市场需要灵活组建团体;重视与成员的人际沟通,引导成员自我管理,突出成员在组织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释放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倡导成员一专多能,这些就使企业具有较大的弹性,反应非常敏捷,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
  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人格平等和相互尊重,强调激活人的主动性,倡导创新精神,实现知识由学习到运用的转化,同时企业要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采用柔性的生产技术和动态的组织结构,不断创造出企业在市场上领先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实施柔性管理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建设柔性组织
  
  柔性组织是一种网络式的扁平化的组织,它要求现代企业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替代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由集权向分权过渡。在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中信息传递是逐层进行的,一级一级往下传。高层占有的信息多,底层占有的信息少,信息分配的多少决定了权力的大小。另外,处于基层的技术人员直接生产产品或直接与顾客打交道,他们拥有最新的产品或顾客的反馈,过多的中间层次使得他们的信息只能缓慢甚至难以到达高层。这种组织形式在信息高速传递时代很容易反应滞后,对组织经营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因此,减少中间层,加快信息的双向流动,使组织结构扁平化、网络化成为一种企业变革的潮流。组织结构扁平化就是减少管理层次、加大管理幅度、载减冗余人员,从而使组织的结构更加紧凑,使组织的运营变得灵活、敏捷,提高组织的效率和效能。网络化使得组织中的劳动不再是可分的,而是为知识员工所共同承担,他们既可以被看做是独立的贡献者,又可以被看成是团体的一员。企业要打破传统的部门边界限制,根据从市场需求到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整个价值链将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员工组建成灵活的团队工作模式。企业的决策将尽可能由低层做出,依靠技术手段,丰富的信息足以使智慧型员工完全不必再等上层管理人员的指示就可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网络式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工作效率,加强了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能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当一个市场机会出现时,在某一组织机构中有固定位置的人便会以其专长进入项目工作小组,并在其中扮演团队成员的新角色,与其他小组成员形成虚拟团队协同工作,直至小组任务完成为止。这种柔性组织赋予组织以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作出灵活机动的反应。
  
  2.采用柔性生产技术
  
  柔性生产技术,即采用FMS(柔性制造系统)或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进行制造。它融合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和最新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将整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建立在高度集成和高度自动控制之下,大大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采用柔性生产技术就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从大批量粗放式经营向小批量多品种经营转变。因为柔性制造就是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放在首位,利润蕴含于顾客对物品需求和满足顾客偏好之中,只要能将顾客的需求与偏好转化为物品或服务,利润就是这种转化的一种自然结果。今后柔性制造的总趋势是生产线越来越短,越来越简,设备投资越来越少;中间库存越来越少,场地利用率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生产周期越来越短,交货速度越来越快;各类损耗越来越少,效率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实现柔性制造可以大大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制定柔性战略
  
  由于组织面临的环境中各种因素变化莫测,因而长期稳定的战略计划已不再有效。企业在制定战略时要注重战略要与环境相匹配,能形成互动,计划必须保留弹性,要具备能及时发现和抓住市场机会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灵活性。任何时候企业的发展都必然受制于其环境的变化,再强大的企业都不可能在任何时期无所顾及地一味进取,所以战略柔性提倡密切关注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能够在高风险的市场竞争中既要敢于冒险抓住机会,又要善于保存实力,新产品研发要有多种储备,生产和营销实行多元组合,根据市场的发展而增加或减少投资。柔性战略不仅仅是为了企业能够适应现在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为了创造未来。组织在竞争环境中的生存,不但要继续发展“适应”竞争环境的能力,而且要继续发展“影响”环境的能力。
  
  4.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管理体制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机体,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也是由相关的人去选择、去适应、去改造的,人是企业发展的主体力量。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和欣赏企业每一个成员,重视他们的个人价值,重视企业与成员之间的诚信与合作的关系,使他们都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工作。这样就能在企业中创造出一个人人争先,充分发挥潜能的良好局面,同时也能促进企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企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以至促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企业文化对企业起着导向、规范、激励等作用。它能转变人的行为习惯和利益取向,提高人的素质与追求,由于企业文化的熏陶,企业的员工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荣辱感和献身精神。因此,企业间人际关系会更加融洽,企业组织间会更易协调。

  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和机构必须成为学习型组织,不断的学习才会不断的进步。企业应鼓励员工再学习,对员工进行不间断的培训,组建高效的知识型团队,并且善于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促进组织内部的信息共享。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建立及时有效的管理沟通。在企业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冲突、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冲突和矛盾如果积累下去就会由缓和到激烈,这都会干扰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所以企业要通过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渠道来缓解和解决这种冲突和矛盾,有利于企业实现组织目标,也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任何一个组织重要的社会资本。
  实行有效激励以促动员工不懈进取。激励是一种领导艺术,这种艺术能极大地唤起员工心中潜藏的能量。激励的有效性,往往在于及时。太早的激励,会让员工忘了他的责任和他必须努力的目标,有时甚至会带来一种误解,以为这种激励是很随便很轻易即可获得的。太晚的激励,会让员工受到伤害,对公司及领导失去信心。最后激励虽然来了,但是负面的影响一时无法消除。激励除了有效性之外还要有柔性,即在满足成员物质利益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成员的贡献实行多样化的激励,以激发工作热情,及时调整成员的心态,如:树立榜样,庆功表彰、授权负责、进修学习等等。
  柔性管理是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营的新形式下提出的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刚性的规章制度,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的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我们知道“太刚易折,太柔则靡”,企业的管理活动也是如此。企业要想出奇制胜,必须刚柔并举,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刚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离开它,企业管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柔性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离开它,企业管理就是死水一潭。柔性管理是以刚性管理的存在为基础的,而刚性管理又必然要靠柔性管理来提升。柔则和谐,柔则灵活。柔性管理就是一种以柔克刚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的管理法宝。
  
  参考文献:
  [1]涂超.管理变革[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2]华利威顾问.管理奇招[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3]袁伯伟.创新――开发你帽子底下的金矿[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03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