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鲁喜
在数学教学中,师生普遍认为比较抽象、枯燥。除了可以算算账外,大量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不大,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贴近生活,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数学的现实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思维关系,才能达到对数学课本的真正理解。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动手操作后,让他们自己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再说给全班学生听,这样锻炼下来,学生说的欲望增强了,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基础。再例如:在教学第十册教材中的“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一节时,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要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能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体学生的学习也有指导意义。
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多交流,多应用,多读多想,从中理解它们的含义,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上数学课应尽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表述、交流,这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实际生活中导入,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发现抽象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可以把平时见到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展示给学生,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探索的热情。又如,在教学圆锥体时,先让学生到晒谷场参观谷堆,鼓励他们想办法估算出这堆谷子有多重。然后教师不用任何称重的工具就能得到谷堆的重量,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当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尝试用所学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完统计学中的抽签法后让同学们举可采用抽签法的例子。而有个同学联系实际情况说:“我会为英语老师准备一个写有班级所有学生的标签,并放在箱子里,每次英语老师抽背课文就可以摇一摇,抽出一个即可。”这个学生提出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从而说明了抽签法的公平性。教师自然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综合运用知识,使已获得的知识记得牢固、理解透彻、运用灵活;更重要的是学生再一次体验到生活中到处可以应用数学,明白了学好数学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的道理。
三、作业设计贴近生活,让学生乐意去完成
作业是数学学科少不了的环节,但又是学生最讨厌的事情,往往意味着大量繁琐的运算。如何让学生乐意完成作业呢?只有让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才能感觉到不仅仅是完成任务。在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题目,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后,可与“五小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设计有创意的轴对称图形或作品,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精美的图案,制作出了立意新颖的手工作品。教学“步测和目测”后,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到操场测量一下,体验步测和目测。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后的成功感。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可以让学生解释:我们住的房子的屋顶为何要架成三角形?木工师傅帮同学修理课桌为何要在桌脚对角处钉上一根斜条?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后,请学生说明:为什么拉栅门要做成平行四边形的网格状而不做成三角形?通过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使学生更深切地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外,要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学生搜集了自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自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节约用水的决策。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理念,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这样把生活实际和数学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学生直接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数学就不再抽象、枯燥,而因贴近生活更加精彩。
总之,要实现数学教学从获取知识这个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悟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在认知、情感、智能等方面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20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