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个性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秦爱玲

  摘 要: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美术的起始,我们应认识到,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画家和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员,更多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育 兴趣 个性
  
  近几年,学校不断加深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美术教育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尤其以美术教育观念为根本问题之所在。如今,我国的绝大多数学校存在着陈旧的美术教育观念:一种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基础教育与知识文化教育而忽略了美术教育;一种是片面地追求专业技术的培养,只重视美术教育而忽略了知识文化教育。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快节奏的社会,社会需要的是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化人才,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转变以前的教育观念,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学习和认识美术的起始点,我们应认识到,美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画家和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员,更多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中学美术教育,中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以传授学生绘画技法为主,它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史论知识,或者更多地了解美术各方面的内容。
  小学美术教育拥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它既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起点,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参照重点。我们的教育对象将来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所以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应是专业美术教育,而要教给学生一种创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全面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中介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方式(如深层次、浅层次等);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的一环。”比格斯认为:“虽然有各种因素影响学习的结果,但主要的因素还是学习的过程。”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有的学生画画不好,但他不是去找教师或同学请教该如何去画,而是让其他同学帮他画。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长期以来他的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不正确的。再如,学生在学习水粉课的时候,自己不去思考该怎么调配颜料,而是直接用别人调好的颜料,我问他为什么自己不调,他说:“别人调的颜色好看,自己不会调,又怕比别人慢了,就直接用别人的颜料来画自己的画了。”这也是由于依赖性的学习心理造成的。在传统的美术课程学习中,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讲述、演示,教师把所有会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都告诉学生,然后学生照着去做,而不是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要我学”和“我要学”的根本区别。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兴趣
  所有的美术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对于美术并不是很有信心,他们把美术学习当作是对自己外加的负荷。为此,我们要设法将美术变为学生想学的,或者说是变为学生内在的学习行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美术本来就应该是件快乐的事,要让学生对美术课程感兴趣,就要让他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感到快乐,不要把美术课当成是一种负担,而要当成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教师应该尽可能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学生在获得这种体验之后,他就希望重复这种快乐的体验,期盼下一次的美术学习。另外,教师在其他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样一方面能够刺激他们学习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提高他们主动思考的能力。所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让课堂丰富起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创造力的培养
  学生对美术课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促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小学生的世界里他们看到的万物都像童话王国里的故事,不论什么事物都充满神奇且富有梦幻的色彩。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充满大胆的想象和个性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探讨美丽的世界。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只要有创新,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创新性的想法说出来,并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表扬鼓励,使这些学生从自己的创作中得到快乐,从而产生更浓厚的创新兴趣,以此带动全班学生的创作热情。
  
  三、个性的塑造与培养
  
  在小学美术课的学习中,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一定会受到学生自身个性的影响。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及创造力的培养外,更应注意的是学生审美个性的发展。
  现在的美术教育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去观察,去体验生活,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表达自己。教师应该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对事物的独特见解、思维,把学生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理解为学生特有的语言。小学美术的学习是在接受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学习绘画技法,学生如果能够独立思考,将对事物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就说明是他自身个性的表现。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美术天地中自由地发挥,大胆地创造,尽情地挥洒自己的个性。
  小学美术教育既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又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及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把儿童看作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让他们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美术课程教学不断发展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主动地学习、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融入新的教学观念,使小学的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走出传统教育的樊笼,开创一片新天地,让孩子热爱美术,享受生活中的美,让美术课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绽放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课堂――美术新课程案例与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9.
  [2]李彬.新课程改革美术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角色[J].现代教育科研,2008.12.
  [3]石磊.小学美术教育与儿童人格的和谐发展[M].中国书画论坛,2008.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42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