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验阅读的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骆亮亮

  摘要: “读懂课文”要读到“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层次,让学生“经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转换。依据这一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本文呈现了两个不同的阅读教学设计。《幽径悲剧》主要引领学生经历了“作者”到“文本”到“读者”的转换。《孔乙己》则重在引领学生经历“读者”到“文本”到“世界”的转换。
  关键词: “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经历体验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阶段目标第4条规定:“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段话很朴素地道出一个结论:不管什么课文,长的短的,难的易的,教学生读懂是基本的要求。然而浅显的文章按照一般步骤,能迅速推进,直至文本的核心;深邃的文章若按照一般步骤,直线前进,却一路坎坷,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披荆斩棘的结果往往是“道阻且右”的感叹和一片迷惘。
  然而“读懂课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用文学理论界的话语方式来诠释,课文包括四要素:“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读懂课文”就是读到“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层次。读懂课文,就要让学生亲历这四要素之间的转换,强调学生的体验,这与新课标不谋而合。
  “新课标”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阶段目标第5条和第8条规定:“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这两条规定为我们开启了自由的曙光。它打破了我们沿袭已久的陈旧观念,引领我们把迷茫的目光投注到眼前一个个活泼的学生身上,并且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独一无二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世界,他们同样可以凭借着自己的感知和体验出入于文本与精神世界之间。它促使我们反思过往,看见憔悴的自己忙碌于咀嚼文本,然后怀着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把嚼碎的毫无滋味的文本反哺给学生。不幸的是如此辛苦得到的馈赠不是嗷嗷待哺的感激,却是厌食的烦躁,于是难以抑制自己的痛惜乃至愤怒。当我们把这一切阅读教学行为放在新课程标准之下重新审视,才幡然醒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为师者,要做的就是要引领好学生。教师要凭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设计学生可以进行体验探究的抓手,多借探究之动力,推动体验之舟,方能航行至广阔的海域,到达自由的境界。
  
  一、从“读懂文本”向“读懂作者”转换
  
  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微言大义,每一句似乎都蕴藏玄机、晦涩难明,但是如泣如诉的哀悼之情感人至深,让人不能停止阅读。备课的过程中好像追随着季老踽踽独行的背影,和他一前一后慢慢行走在燕园这一条小路上,领略它的四季之美。但是,只是笔者一人感受些种境界是不够的。笔者要做的是引领学生与季老同行,陪伴他散步在燕园的幽径之上,聆听季老的心曲。为此,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体验的环节――“陪伴季老,聆听心曲”。
  欣赏了“幽径之美”和“藤萝之美”之后,学生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脑海中留存着的藤萝的倩影与眼前的惨状形成的对比可谓触目惊心,学生所见就是季老所见。所见相同,所感自然也是相通的。学生通过朗读,已初步感知到作者的心情:对于藤萝被毁非常悲痛,可谓是“悲哀至极”。在对藤萝的“美”“惨”体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紧扣“悲哀至极”这一感受,再次投入到课文中去,寻找原因。他们分别在如泣似诉的痛悼中听出难以抑制的悲愤之情,在寥寥几句的描写中掂量出沉沉的悲痛之情,甚至在自贬自抑的反话中翻寻到作者悲哀至极的痛苦。
  大家为藤萝的悲惨遭遇深深痛惜,一如季老当日。季老说自己“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正是代藤萝哭诉,发痛悼之情。这哪里是古藤在哭泣,分明是季老在“哭诉”。笔者请大家化身为季老笔下那一棵含冤而死,冤魂却不愿离去的古藤萝,将所有的“它”换成“我”,以第一人称情读“无声地控诉”,深入季老的内心世界,细品季老的痛悼之情。以第一人称读完之后,大家立刻进入课文悲怆的情境,在感情激荡之潮的冲击下体悟令季老悲愤的真正原因。于是笔者再请大家以“我认为古藤被毁可悲之处在于――”为话题,讨论主旨。
  本课的阅读教学,笔者以“陪伴季老,聆听心曲”为抓手,带领学生充分体验季老的感受。季老借藤萝之口诉说冤屈,学生化身为藤萝把季老的冤屈读出来,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了“作者”到“文本”,再由“文本”到“读者”的转换,最终打通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阻隔,以相通的感受填平了两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的情感世界之间的沟壑。当情感被一次次激荡,便得到一次次的回应,共通的感受回响在文本的天空。
  
  二、从“读懂文本”向“读懂世界”转换
  
  《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内容非常深刻。学生要读懂此文关键是要随着文本中的孔乙己进入到那个社会,诊断其病态,反思其病因。因此,我把突破口放在孔乙己这个主要人物身上,力图引导学生走进孔乙己,经历“文本”与“世界”之间的转换。
  首先引导学生透过孔乙己的第一次亮相,谈一谈你看到这个人物怎样的性格,怎样的生活状况?用“不但……而且……”或“虽然……但是……”的句式组织你的看法。然后对比阅读孔乙己第一次亮相与最后一次定格,引导学生观察“变”和“不变”。在变和不变中,我们更能看清孔乙己的可悲性格,那么这样一个悲剧性格的人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你觉得孔乙己死了没有?孔乙己为什么必死无疑?并进而思考个人悲剧命运与社会的联系。在这个社会中,孔乙己的地位是什么样?周围人是如何对待孔乙己的?根据鲁镇咸亨酒店内长衫客与短衣帮的对比,以及小伙计职务的变化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等级分明,贫富对立,尔虞我诈,势利冷漠的社会。“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吗”“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等处可见孔乙己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下,形同乞讨者,是一个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笑料而已。孔乙己是供众人取笑的对象,阵阵笑声冷漠无情。周围人以掌柜的和众酒客(短衣帮、长衫客)为代表极尽取笑之能事,揭短取乐;丁举人恣意妄为、凶残毒打;小伙计也受到了社会的影响,沾染了等级观念,对教他识字的孔乙己鄙弃不理。只有天真无邪的邻家孩童才能给孔乙己带来片刻的快乐。在这个冷漠麻木的世界里,身心俱残的孔乙己只有走向死路。
  本课的阅读教学,主要是抓住文本中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大刀阔斧,剖析文本,从读人迈步到读社会。学生首先走进孔乙己,然后走入他背后的那个社会,掀起鲁镇的一角,体会到世态炎凉,世人的冷漠和麻木。
  综上所述,“读懂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其实现不是单纯地把课文的中心思想告知学生,或者单纯要求学生概括出中心思想。而是要引领学生穿梭于“世界”“作者”“文本”“读者”四个元素之间,体验其中的转换。一切从文本出发,着重于学生的体验,以心贴近作者,打通关擎,读懂课文。
  参考文献:
  [1]李海林.什么叫读懂了课文[J].中学语文教学,2009.01.
  [2]史邵典.文本解读:问题与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09.08.
  [3]朱斌,黄厚江.阅读教学:从学生的原初体验出发[J].中学语文教学,2009.01.
  [4]孙国华.建立基于深度阅读意义上的体验与感悟[J].考试,2007.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5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