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欧美体适能研究进展对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明永

  摘 要: 欧美对体适能的研究在健康体适能方面不断深入,在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和与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方面逐渐拓展。体适能与工作学习、娱乐和应急处理等生活情况紧密联系。给我们的启示是:体适能的发展要与健康紧密相连;健康观念应由无疾病的消极观念转向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积极生活观念;学校体育教育应正确处理好健康体适能与运动体适能的关系。
  关键词: 体适能 欧美体适能研究 体育健康教育 启示
  
  体适能在欧美已有相当长的研究历史,随着对健康、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等研究的日趋深入,一些概念和理论已经得到不断完善和更新,并且不断有新理念提出,了解欧美体适能研究的进展,及时学习和吸收这些先进理论,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体适能和健康观念的重新认识,开拓视野,更好地加强我国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1.体适能概念的起源
  体适能概念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又以美国的发展最为典型。以1879年任教于哈佛大学的萨尔金特博士为例,他为使人类能够达到最完美的身体状态,特别针对人类的身体结构与功能,设计出一套属于个人适用的运动处方身体训练课程,当时,他对适能所下的定义是身体能适应于工作、游戏,以及任何人类可能做得到的事。1954年克劳斯―韦伯的体能测验结果进一步显示当时美国青少年体能状况远比欧洲各国落后,这一结果令全国上下极为震惊,也因而促使美国政府当局对运动与适能问题再次关切。基于上述发现,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1955年特别为身体活动与适能问题召开会议,并促成青少年适能总统会议的成立。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则于1957年开发该协会的青少年适能测验,同时以全国常模应用于美国本土体育课程。之后的肯尼迪总统为了表示对身体活动与适能议题的重视,把相关的会议名称改为“体适能总统会议”,这是第一次正式以“体适能”名义取代过去的适能名称[1]。
  “体适能”英文叫Physical fitness,德国人称之为“工作能力”,法国人称为“身体适性”,日本人称为“体力”,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则以“体能”称之,我国大陆地区习惯名称为“体质”,如我国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就与他们的体适能测试有许多相同之处[2]。用我国传统的理解方法,可以把“体适能”理解为“体能”和“适应能力”意义的综合,也可以把体适能理解为身体适应能力的简称。
  2.体适能概念的发展
  1968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不少专家就体适能的概念进行了激烈争论,由于会议时间有限,最后迫不得已才草草形成了体适能的大致定义,与会专家把体适能定义为:“人体能够动员肌肉成功应付紧急或特殊情况的能力。”后来,美国运动医学会把体适能定义为:“有能力完成比较繁重和紧张的日常工作而不感到过度疲劳,有足够的活力进行休闲享受的追求,当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以高水准的能力加以应对。”
  1996年,美国发布了《身体与健康》一书,该书首次以宣言的形式号召民众为了促进健康、积极参加各种身体活动。在该书中,对于体适能的定义同美国体育教育研究会的定义基本相同,即体适能是有能力完成比较繁重和紧张的日常工作而不感到过度疲劳,有足够的能力享受休闲时光和应对难以预期的紧急情况。该书同时指出: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肌耐力、肌肉爆发力、肌肉做功速度、速度、柔软度、敏捷性、平衡感、反应速度和身体成分。由于以上这些成分对于健康和运动能力的贡献不一,因此通常又把这些因素划分为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和与运动能力相关的体适能。
  欧盟委员会对体适能的定义是:“能够满意地完成身体活动的能力。”该委员会指出,以往体适能通常是指运动员或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能力,但目前从更一般意义上讲,体适能是指一个人完成工作、日常生活和积极享受休闲时光所需要的肌肉工作能力[4]。对于发达国家人民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肌肉活动越来越少的情况,更加强调增加以肌肉收缩为特点的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讲,体适能主要是指拥有足够的能力承受身体负荷而不会过度疲劳的能力。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普遍认为:体适能支撑着整个生活品质,它与人们的工作效率、享受休闲时光与健康、预防运动不足导致的机能减退、身体应变能力有关。
  3.体适能的内涵
  目前,欧美学者普遍认为体适能是评价健康情况的一个最综合性的指标,体适能直接与整体生活品质相关。体适能是众多参数的综合,包括与健康相关的参数、与技能相关的参数、与代谢相关的参数。
  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直接与个体从事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有关,主要是通过评价机体心肺机能、身体成分、肌耐力、肌肉爆发力和柔软度加以反应。这五个方面目前被认为是体适能最基本组成部分。体适能研究的历史不断修正体适能研究的方向和重点,将体适能与健康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门既科学严谨又实用有效的科学。
  与运动相关的体适能,其参数为灵敏性、协调性、爆发力、反应时间与速度。这些素质不是每个健康人都具有的,因为拥有这些素质需要一个动作学习的过程。拥有这些技能会使人很容易完成高水准的技术动作,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更多乐趣,因而与技能相关的体适能的组成部分有时也叫运动技能或体育技能。
  代谢性体适能是近年来提出的新体适能参数,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等。代谢性体适能反映的是一种机能状态,它与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发展直接相关,但并不必然与健康体适能联系。降低血脂水准、控制血糖等都能增强机体代谢体适能,减少运动不足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身体体适能的表现。
  体适能是以上三方面参数的综合表现。一个健康的人,三方面的代谢性体适能参数至少达到适当水准,使身体能拥有一定的健康、技能,以及代谢相关的体适能成分。不同的体适能特征之间存在着相关联系但相互之间又有区别。一个拥有良好健康体适能成分者并不一定具有优秀的技能体适能,技能类体适能还涉及一个学习过程,但要拥有优秀技能体适能的前提是身体要有良好的健康体适能。
  在“体适能”的三大类中,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是指一般人为了促进身心健康、预防各种疾病、增进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等目的所需的能力,是一般运动体适能和专项运动体适能的基础,对于任何人都是极其重要的基本能力。也有学者把体适能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生活的体适能,工作的体适能和娱乐的体适能。
  4.健康观念的发展
  体适能是与健康紧密相连的,因此体适能研究也必然带来健康观念的变化。美国健康、体育、休闲与舞蹈协会(AAHPERD)对健康提出了整体性的概念,提出健康由五个成分的安适状态(well-being)所构成[5]:身体适能,了解身体发育、身体照顾,发展正向的身体活动态度与能力;情绪适能,思考清晰、情绪稳定、成功地调适压力,保持自律与自制;社会适能,关心配偶、家人、邻居、同事和朋友,积极地与他人互动和发展友谊;精神适能,寻找个人生命的意义,设定人生的目标;文化适能,对小区生活改造有贡献,注意文化和社会事件,能接受公共事物的责任。这五个成分虽各自独立,但彼此相关而影响了生活形态的质量,也呈现出了“人自己的生长发育”、“人与人、社会、文化的互动”、“人与自然、面对事物时如何作决定”三个层面的全人健康(totalwell一being)。由于身体适能与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而在发达国家受到大众的重视与广泛参与,成为体育、健康教育、营养学和医学等多个学科的重要概念,并被民众广泛接受。这些概念在我国还仅局限在体育和医学科学的少数研究范围内,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宣传与研究。

  有学者提出了健康促进的终极目标应该是理想健康。理想健康是指个体致力于维持健康状态,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以达到“身心合一”的整体完美状态。理想健康的提出其目的就是强调人们要想获得健康的终极目的,除了要摆脱疾病的威胁以外,还要积极地改善自身的社会、心理、教育和营养状态,使其真正获得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多元化健康,并享有完美的生活。需要强调的是,健康理理念的演变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人们对健康的评价和理解也是动态的。
  5.启示
  5.1体适能与健康的有机结合
  从以上欧美对体适能与健康的研究方向来看,已经基本转向于健康相关的体适能研究,尤其强调心肺机能、身体成分、肌耐力、肌肉爆发力和柔软度对健康的影响。如强调良好的心肺机能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适宜的身体组成可以避免由于肥胖导致的各种疾病;良好的肌耐力和爆发力是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需的;柔软度可以预防活动中的损伤,防止运动器官的老化。这四个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就意味着人们能够安全地从事工作生活,意味着能够预防运动不足而引起的疾病,最终与健康紧密结合。
  5.2健康观念的转变
  过去,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单纯理解为“无病、无伤和无残”,并将“没用疾病”作为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显然,这种观点具有消极的成分,不能反映健康的全部。一般而言,没用疾病只是最起码的健康,又被称为健康的消极面,更重要的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或者说是维持健康的能力。健康本身不是生活的目标,而是每个人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种资源,是一种积极的表现,是个人对完美生活的潜在社会需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更重要的是它是每个人面对生活各种挑战从容应对的能力,是帮助个人潜能充分发挥的一种资源。
  5.3学校体育的体适能教育
  基于学校体育环境而言,可以把体适能分为这样两类:与健康有关的“健康体适能”和与运动能力有关的“运动体适能”。“运动体适能”又可分为与一般基本运动能力有关的“一般运动体适能”,以及与运动项目有关的“专项技术体适能”。就健康体适能来说,主要是指学生能够适应学习生活,既有能力享受课外活动,又可应付突发紧急情况的身体能力。就运动体适能来说,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能够从事各项活动所需要的一般运动能力,包括速度、爆发力、敏捷性、协调性、平衡、反应时间、准确性等要素。专项技术体适能则是指参与每一运动项目的特殊的运动技能要求。学校的体育教育应该在确保健康体适能的基础上,尽量拓展运动体适能的教育,两者有机结合才能促进体适能全面有效地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6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