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玉荣 倪 利 杨万程

  摘 要: 随着世界跳高水平的不断提高,强手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跳高比赛不仅是技术、能力的抗衡,更为突出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许多教练员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并为跳高运动员能在比赛中获得成功或充分发挥应有水平提出相应的心理训练的看法。
  关键词: 跳高运动员 心理状态 心理训练
  
  随着世界跳高水平的不断提高,强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除了能力与技术的抗衡之外,更主要的是心理上的较量。正如美国学者格鲁波指出的:“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在比赛中镇定自如、处惊不变,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旺盛的斗志,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夺取最后的胜利。
  1.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分析
  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心理状态一般有两种,即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不良心理状态。在比赛中,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使运动员对胜利充满信心,精力充沛,斗志旺盛,肌肉力量增大,应变能力强,从而达到所期望的技术水平和战术要求,有时甚至是超水平地发挥;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则起阻碍作用,产生消极影响,它降低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效果,使运动员表现失常,造成比赛失利。
  1.1试跳成功时的心理状态分析
  1.1.1一般试跳成功时的心理状态分析
  在跳高比赛中,每一次试跳成功,都能引起运动员良好的情绪,使运动员产生优越感、振奋感和轻松感,对自己漂亮合理地完成动作获得成功感到满足,而这种满足、优越、振奋和轻松的感觉,又会使运动员生理反应处于最佳竞技水平,从而为下一高度的试跳成功奠定基础,使运动员充满必胜的信心;相反,由于技术发挥不好而勉强过杆,这时会引起运动员的消极情绪,产生紧张感和犹豫感,以至于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横杆上,形成急于过杆的心理,影响正常技术的发挥,也将影响下一高度试跳成功的信心。
  1.1.2达到或超过自己最好成绩时的心理状态分析
  随着比赛的深入,横杆不断升高,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紧张度也随之提高,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也达到了最高水平。当横杆升到本人最好成绩或达到等级纪录的高度时,运动员由于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不同,其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一些运动员会产生畏惧感,表现出紧张犹豫,怀疑自己的能力,注意力分散,信心不足,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试跳时助跑节奏不稳定,踏跳过于用力,急于过杆,整个技术动作变形;而有些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较高,比赛经验丰富。这时则会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继而鼓舞信心和勇气,高度兴奋,充满胜利的希望,最终在试跳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赴,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1.2试跳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分析
  1.2.1第一次试跳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分析
  运动员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不是所有高度都能一次试跳成功的。在第一次试跳失败时,除少数运动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外,大部分运动员都会保持良好的情绪,他们会适当地提高紧张度,高度集中注意力,在分析前一次试跳失败的基础上,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下次试跳,试跳中充分调动身体的各种能力,发挥技术特长,争取第二次试跳成功。
  1.2.2第二次试跳失败时的心理状态分析
  第二次试跳失败,除少数运动员能继续保持良好的情绪外,多数运动员的情绪消极,过度紧张、焦虑、惊慌、技术结构模糊、思想压力大,过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第三次试跳失败后将受到观众的评价,教练和队员的指责,以及名次得失等问题。因而在第三次试跳前,运动员会产生心跳加快,呼吸频率短而浅等不良的生理反应,以至在第三次试跳时表现为紧张、焦虑、犹豫不定、起跳不果断等。
  1.2.3淘汰后的心理状态分析
  运动员被淘汰后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一种是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患得患失、怨天尤人、丧失信心、活力不足、意气沮丧、自暴自弃等;另一种则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表现为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克服自己的缺点,加强训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1.3其他因素引起产生的心理状态分析
  比赛的规模、观众的数量等都会激起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强烈变化。对于跳高新手来说,首次参加大型比赛,往往因强烈地兴奋,表现出在赛前不能入睡、好动、好唱、话多或不语等,从而使机体得不到充分休息,过多地消耗体力和精力。但有丰富经验的运动员,在竞赛中会利用各种外部条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使自己情绪高涨,产生振奋情感,生理和心理指标处于较高水平,在比赛中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2.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指运动员为完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因素得到稳定地加强和提高,并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战术水平得到正常或超常地发挥。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传统的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相结合,构成了现代运动训练的完整体系。
  2.1意象训练
  意象心理训练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系统地在脑中再现原已形成的运动作表象或想象正确的动作形象而进行的心理训练。它主要是用心理手段训练脑的心理机能,以发挥运动表象、想象和思维在技术形成中的作用。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或试跳前,是否能想象出他们正确的技术过程,是否能够从心理上达到完全放松并排除各种干扰因素,都会影响比赛结果。
  教练员对运动员进行长期有规律的自我意象训练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让运动员了解意象训练在跳高中的意义和作用,并教会运动员使用正确的自我意象练习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让运动员自己在模拟比赛和正式比赛中得到锻炼和实践。在训练和比赛中可采用以下方法。
  2.2.1争取必要时间,进行放松练习。在第二次试跳失败或在创纪录试跳前,运动员应暂时离开现场,选择一块空地草坪或坐或躺,闭上眼睛,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并暗示自己逐个放松肌肉、关节。
  2.2.2战绩回忆与创立取胜情景。在恢复身心力量和能量基础上,自我诱导最佳跳高成绩和取胜过杆时的种种体验和情感,通过这种内心自我表象修复,重新认识自身有利的条件和潜力,以增强运动欲望和再次取胜的动机,确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2.2观察力训练
  观察是受思维影响的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观察的基础是感觉,观察力是运动员应具备的主要智力因素。运动员培养观察能力十分重要,运动场上的信息多是转瞬即逝的,观察能力差,往往见到快速变化的景物会眼花缭乱,无法记忆,得不到思维材料,由此引发的行为只能是盲动。人在长期观察周围事物的过程中,能掌握观察方法,养成观察习惯,形成有个性特点的观察能力,即观察力。培养运动员的观察力最基本方法就是在比赛、训练时经常布置观察,传授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初次布置观察任务时,应做好准备,列出计划,明确任务,指明观察重点、程序,以及写观察报告,等等。在运动员掌握了观察方法之后,应及时布置观察任务,提出更高的观察要求。
  2.3集中注意力训练
  注意力是指全神贯注于某一确定的目标,不为其他事物或念头干扰而分散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对跳高格外重要,一些心理训练不足、比赛经验少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注意力的分散而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当然,注意的对象可以是外部的,如专心听讲,聚精会神;又可以是内部的,如闭目沉思,自我陶醉。注意力的训练首先要培养运动员对跳高的强烈兴趣,对跳高爱得入迷会使训练收到特殊效果。练习视觉守点、听觉守音的集中能力。如看钟表秒针的走动,目光始终不离开秒针。晚上听表的走动声,默默记数,反复练习,不断提高集中注意力。

  在比赛中学会忘掉环境、对手和自己,不想比赛的胜负,而把注意力放在即将进行的试跳上。如布鲁梅尔利用看小说集中注意力;西梅奥妮在大赛试跳间歇,躺在特别的睡袋中休息,避免干扰;塔尔玛克比赛时用棉球塞住耳朵,闭目养神。还有人比赛中喜欢听音乐等方法来集中注意力。
  2.4表象训练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训练方法,指人们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重现早已形成的跳高技术过程,同时唤起临场感觉,使相应动作部位产生肌电活动。表象训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加深动作记忆并熟练动作,还可以作为减轻运动员精神紧张、焦虑、慌恐等不良情绪的一种有效行为疗法。欧美等国优秀选手对此非常重视。如美国名将斯通斯在比赛中每次试跳前都默念跳高技术要点,然后正式试跳,经常能较好地发挥水平。表象训练简便易行,随时都可以进行,特别是在受伤或不能进行正常联系时采用更好。
  2.4.1运用“自我暗示”,默念编好的术语口诀,如“注意加速”“快速起跳”等使注意指向即将完成的动作上。
  2.4.2观看优秀选手的比赛或技术录象后经常在脑海里回忆他们的技术,供自己学习参考。
  2.4.3模拟比赛现场的表象训练,布置好即将参加的比赛现场,把横杆升到预定高度,然后在想象中反复“跳过”这一高度。
  2.5意志训练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种种困难,达到预定的心理活动。自觉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是意志品质的基础。从运动员少年时代教练员就要不断地加强自觉性的培养,把热爱跳高与勇攀高峰结合起来。在多年训练中教练应不断给运动员提出新标准,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使运动员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成为自觉的意志活动。
  2.5.1培养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能力。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在学习、训练、生活中无处不在。如在严寒或酷暑中训练,长时间在疲劳中坚持训练,经受伤疼苦累等克服困难,磨练与形成意志品质的过程。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严格要求,逐渐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习惯和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2.5.2培养自控能力,提高心理稳定性。跳高比赛中运动员能随机应变,灵活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对正常发挥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至关重要。有的运动员心理准备不足,在比赛中由于情绪的波动不能沉着冷静地参赛而影响正常发挥。
  3.结语
  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应该在多年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心理训练的效果不是在短时间内能看到的,需下功夫、花时间。心理训练要因人而异,因为运动员各具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质,所以应有所区别地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只有拥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和场上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应付赛场上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参考文献:
  [1][美]威廉.应用运动心理学[M].上海体育学院出版,1990.
  [2]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李建国.心理训练[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英]赛耶尔.体育竞赛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强化训练[M]上海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0.
  [5]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6]黄利山.运动员伤病防护与体能训练科学保障应用指南[M].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
  [7]张力为等.运动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
  [8]张力为,任未多等.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3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