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阅读策略的对立统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燕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阅读策略及其特征的分析,再从微观和宏观、言内与言外对阅读进行了刨析,并结合例句对其进行了解析,论证了阅读策略的对立和统一。
关键词: 英语阅读 阅读策略 对立统一
一、阅读策略及其特征
阅读策略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阅读活动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包括阅读观念和阅读管理两个部分。阅读观念是指读者对于如何做好阅读理解的各种认识的综合,它对阅读行为起着无形的作用。阅读观念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它受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与传统学习的影响。正确的阅读观念需要培养,更需要长期的锤炼与不断修正。阅读管理是读者调控过程的手段与措施,它包括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
阅读策略具有整体性,是观念与管理互相制约的结果。新观念、新方法、新技巧不断进入策略系统之中,读者要根据自己水平的变化与内容的不同,不断作出调整,使系统呈现动态性特征。因此,读者在运用阅读策略的时候,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适度,二是要把前馈与后馈相结合。
本文是对高职阅读策略的理论性归纳:一是为了指导常规的课题教学,这是最终目的;二是为了指导学生应试的答题能力,这是应用性的目的。
二、阅读策略的对立统一
1.微观与宏观
微观的阅读过程是“自下而上”(bottom―up)阅读的过程。这是一个字母、单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详细而精确的辨认过程,其得到的意思也是这些语言的意思相加的总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解析作者通过语言平台意欲表达的思想,阅读活动被称为“重新架构作者理念的解码过程”。宏观的阅读过程是“自上而下”(top―down)阅读的过程。即读者选择最少的必要语言提示来进行猜测,所以这种方式也被称为心理语言学猜测游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是主动参与者,他还要借助语言的表音系统、句法系统和语义系统重建书面语意义,而借助个人的先期经验及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对信息进行再次加工,前瞻结果。
阅读测试中,考查微观能力的检测点主要体现在事实细节、猜测词义等题目上,考查宏观能力的检查点体现在文章主旨、深层判断、推理判断与推测结果等题目上。针对考试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整体规划、阶段侧重、强化阅读宏观意识与微观意识,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统一于具体的阅读过程中。
阅读微观意识的培养可以从处理冗余信息,快速捕捉有效信息入手,传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不拘泥于对个别与阅读理解无关的词、句或段的理解。具体地说,可以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式,调整读速,利用文中的信息词来解题。有些信号词预示前后内容相同或相似,或者相互补充,如:and,addition,what’s more,such as等。遇到这些词,可适当加快阅读速度,或可以借此推测生词的词义。
阅读宏观意识是指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和文章的组织结构,以及进一步综合使用已知的有限信息的能力。培养宏观意识可以用缩写和编写提纲的方法进行训练,也就是把文章段落先缩写为句子,再缩写为短语,进而把整篇概括为简明的提纲。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确定主次信息点,过滤冗余的信息,浓缩关键信息,最后把信息点概括为连贯的短语或纲要。此外,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实词可以帮助确定文章的主旨大意和基调。代词I,we,转折词but,yet,情态动词must,should与连词unless,though等,暗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放慢速度,其信息往往是答题的主要依据与线索。
微观与宏观意识结合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阅读模式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文章时,一个活动是从单词、词组、句子等语言形式上进行字面理解,另一个活动是在理解字面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原有的世界知识或背景知识重建信息。微观与宏观意识辩证统一于阅读过程中。
2.言内与言外
阅读速度由低到高分为三个等级: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表层理解是指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与细节,属于言内阅读。深层理解是指要求读者能弄清楚作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属于言外阅读。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应该包括言内和言外阅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两者相互联系,高层次的理解包含着低层次的理解,如下列例句就包含着不同水平的理解:
The hungry lion gathered himself for a spring:the poor man was too frightened to move.
(1)表层理解:What was the lion going to do?
(2)深层理解:What’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man and the animal?
(3)评价性理解:Do you think the way the author wrote was successful?Why?If you were the man,what would you do?
很明显,(2)和(3)都没有现成答案,这时候需要言外的阅读参与,由此可知,文章中关键词语的字面意义与合理理解文章所必须提取的信息相距越远,即言内阅读与言外阅读相距越远时,阅读难度就越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影响言外阅读的相关因素如下:
(1)词汇量的大小。
(2)句子结构的复杂性。
(3)读者的背景知识及对题材的熟知程度。
针对影响言外阅读的相关因素,根据高职英语阅读的要求,我们的教学策略是:精选有代表性的教材、资料、阶段侧重、瞄准深层理解、语段功能的识别、生词推测、文章推理等重要检测点,以求最优化的理解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要运用主题句去推测、揣摩文字背后的意图,运用归纳、对比、演绎技能,运用背景知识去挖掘文章的深层涵义,正确理解作者的言外之意;同时认真体会文章的语气与感情基调(如:赞同、否定、厌恶、商量、反问、怀疑、惊叹与讽刺等),句子背后的标点符号(叹号、问号等),注意多次出现的信号词(包括近义词、同义词与反义词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79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