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感渗透到高中数学教学之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丽萍
摘 要: 情感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亲近学生,彰显数学教学的魅力,转化教育观念,优化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才能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情感渗透 学习兴趣 教育观念 教学手段
情感,就是主体对客体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态体验,一般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的情感能使一个人自觉产生心理趋向性和直接动力,从而不断推动探求与创新。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事教学活动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重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逐步完善教学目标,努力增强教学效果。我认为,把情感注入高中数学教学,要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大放光彩
兴趣是情感的首要因素。45分钟的课堂园地,是实施教学行为的主阵地,抓住课堂教学效果是关键。
一是设置问题情景,力求引人入胜。就是让学生在大脑中产生问题,产生某种新鲜与好奇,快快乐乐地接受“任务”,积极开展问题探究活动,从中汲取并掌握知识,不断获得认知,推动个性健康发展。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同样如此。如果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和课题引入,在教学真正开始之前把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就会自然进入学习、讨论与探究状态。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数学情感,就会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更有情趣。
二是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指挥者”转变为“引导者”。注重引导学生怎样去选择和把握信息,并能把信息更好地变为知识,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纲举目张、举一反三,快速适应各种变化。还有,必须从教师讲解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平等互动的活跃状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设疑、提问和启发,让全部的课堂思维动起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加学生探究的信心和勇气。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注重知识反刍,提高学习兴趣。现代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思维性很强,乍一接触,学生往往感到晕晕乎乎,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无论时间多紧,哪怕课堂教学任务尚未完成,教师都要抽出几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消化和吸收。如果能将后进生热情调动起来,那么就能推动全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下数学学习就能发展为学生们的共同爱好与兴趣。
二、转化教育观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句传承千年的经典之言,既说出了教育者的崇高职责,又为师道尊严描绘出一幅不朽的古板形象。在“严父”和戒尺面前,弟子们只能循规蹈矩、被动接受,临帖描红、师云亦云,充当“接受容器”“复制版本”的角色,哪里还谈得上“兴趣”两个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和创造性很难存在发展的空间。
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锅不热,饼不靠。”就是说,要建立相容和谐的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作出努力。作为塑造人才和灵魂的教师,我们首先必须抛弃那种陈腐已久的观念,彻底改变高高在上的“教育警察”形象,主动释放自己的亲和力,从心底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合作者,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才能共同发展、获取双赢。
那么怎样才能尊重学生呢?就是用心去交流,用爱去铺路。一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不要以成绩的好与差、听话与否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以致于学生中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二是要真诚地信任学生,让他们从老师的信任与期待中充分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从中不断汲取积极向上的动力。三是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因材施教,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绝不能“选择”甚至“淘汰”学生。四是要尊重学生人格,不能随意地把学生当做出气筒,批评时不侮辱不讽刺不说脏话。五是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精心批改作业,让他们感受到在老师心目中的存在与位置。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懂得“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内涵与价值。
三、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爱上数学不再难
新教育大纲指出:数学课程“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一句话,要摒弃“灌输式、自问自答式”的传统方式,开展“探究式、启发引导式”教学。
一是质疑交流,让课堂教学更加理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质疑情境,鼓励自主质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学生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当然问题设计的难度是必要的,但最好趋向于思维“最近发现区”,能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既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逐步走向“我要学”的境界。
二是提倡合作,让课堂变成教学相长。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探讨,当学生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下课后再思考再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又能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正整数指数函数时,先提出问题:用一张大纸(厚约0.01mm)对折30次,请大家猜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对折100次呢?在学生作出种种估计后,教师最后揭示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惊讶之余,不禁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教师再引出课题,师生共同分析,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三是精讲例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教师在精选例题时,不必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质量。解答过程可以由教师完整或部分写出,或者让学生写。关键是讲题时,教师不可一人承包,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腾出十分钟来,让学生做练习或思考问题,或解答学生提问,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总结,适当鼓励。尤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尽量对他们多提问,提供较多的锻炼机会,激发其亲近数学、爱好数学的情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6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