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将激励方式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做好“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将德育融入班主任工作体系当中,不断强化德育的渗透性、融合性以及系统性,努力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由于小学生的特殊性,都喜欢被认可和表扬,因而运用有效的激励教育方法,能够使小学班主任德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广大小学班主任应当进行积极探索。本篇文章对如何将激励方式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之中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从业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方法;融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65-0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腾飞,小学教育制度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教育研究者发现素质教育正在被广大师生广泛的关注。心理方面的教育与道德方面的教育又是其中的重点模块。班主任不仅仅在校教书,更是要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共同发展。
  一、小学班主任激励教育对德育的积极作用
  作为现代教育理念,激励教育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可将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激励教育模式,强化德育的有效性,这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特别是采取更多的“正激励”方式,可以使小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认可,进而做到“更上一层楼”;同时也可以通过激励性语言进行教育、引导乃至批评,不至于损害小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能够发挥“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作用,使小学生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卓有成效的激励教育,还有利于小学生不断提升道德情操,特别是小学生普遍争强好胜,教师通过评比等形式,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二、当前班主任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实施存在的问题
  1.不完善的激励策略实施方式。
  目前很多学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纯的向学生传递道德思想和德育知识,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树立并没有得到重视,由于学生在德育课堂缺少话语权,因此学生在德育课堂之上能够获得的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另外,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班主任工作较忙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的情况较少,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在德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仅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理论和方法,在德育工作中缺少有效的实践活动。因此,学生产生的实际问题并没有的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德育工作中激励措施经常只走走形式。
  由于受到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相比学生的心理问题,班主任更为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对于激励措施在课堂上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花功夫与时间下去。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口头讲述,根本无法让学生获益。学生也无法理解到德育对于自己的重要性。虽然也有德育课程,但并不重视,方法也不当,一般只是对相关内容简单的硬塞给学生。简单讲解几个问题,简单表扬一下优秀的学生,然后批评一些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在这样的趋势下,导致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断地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没有真正的做到实质。
  3.德育教育缺少规范的组织保障。
  当前部分小学不重视德育教育,导致学校缺少针对德育教育的激励机制的构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没有专门的组织保障,仅仅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承担。另外很多学校即使开了规定的德育课程,也会因为其他文化课程的内容较多而对德育教学课时产生擠占现象,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时间不足和内容缺少创新的情况下无法为学生提供满意的德育教学效果。
  三、当前小学班主任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激励策略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落实激励对策。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理念。无论是在教育活动开展中,还是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教师都要将生活作为基础。对此,笔者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会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入手,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使其在生活体验的过程中获得有效发展。比如,笔者在德育工作中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会引导其见到老师要问好、不私自看他人的日记等,并将学生这种发展记录到期中、期末考试之中,以口头或物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激励,进而促进其继续发展。
  2.强化引导性激励。
  所谓引导性激励,就是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大对小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小学生明是非、知荣辱,并且能够培养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需要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将德育渗透到学习当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意识、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可以建立“互助小组”的方式,让“学优生”帮助“学困生”,教导学生在探究学习、互动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团结、互帮互助,并且要对给予别人帮助的学生以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互助奖”的方式呈现给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小学班主任还要更加重视良好的德育氛围,比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好人好事榜”,同样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小学生之间也会进行“竞争”,德育能够达到引导小学生“知行合一”的目的。
  3.抓住契机落实激励策略。
  在整个教育推行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每个时机落实激励策略。科学而又灵活地在班会课或者在家长会召开时期等重要的契机对学生目前的心理状态深入地了解,并针对性地作一定的思想辅导。让学生可以始终在思想积极正确的大方向上稳步提升学习成绩。这种德育教育的场合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在课堂之外如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班主任可以充分把握有利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地鼓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尽量避免理论式、灌输式的德育模式,而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德育的渗透功能,努力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重点要在突出人本性激励、强化引导性激励、实施互动性激励等多种激励策略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真正通过卓有成效的激励教育模式,促进德育步入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轨道,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伟娟.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51.
  [2]丁丰花.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8(21):169-170.
  [3]王妍苏.小学班主任领导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