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让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艳丽

  数学及其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贴近生活的数学知识特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奠定心理基础。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的、亲近的、现实的生活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使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呢?我平时主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家庭生活中使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学生对家庭生活了如指掌,而家庭生活中的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无论是数的认识、计算,还是图形的认识和数据的统计等数学知识都蕴涵在家庭生活情境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家庭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展开数学学习活动。比如在讲述最佳方案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报纸上经常登的联通和移动公司的手机资费对照表来进行引入并提问:(1)通过这个表你读到了哪些信息?(2)你还了解通讯资费方面的哪些知识?(3)你能计算出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消费方式最省钱吗?由于手机在家庭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学生能很快地回答出这些问题。教师将学生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数学课堂,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再比如学生家里住房面积的大小、墙壁的粉刷、地砖的铺设、家中的经济收入等都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的素材。这些鲜活的素材是学生乐意接受的,也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不仅仅实现了数学与能力的完美结合,又使数学教学从单一的课程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整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校园生活中使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校园生活是学生最为热爱和喜欢的,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感受甚至要超过家庭生活。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生活中的素材,为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提供有利的环境。比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校准备在假期把我们班的课桌椅更新,经过市场调查了解,一张单人课桌108元,一把椅子25元,请同学们算一算,我们全班62名同学的课桌椅全部更换需要多少钱?”学生列出如下算式:(108+25)×62;108×62+25×6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虽然两种算法不同,但计算结果一样,即(108+25)×62=108×62+25×62。这样从校园生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运算法则,抽象的计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了理论上的简便运算。此外,还可以利用校园中的建筑物来讲述“方位问题”,利用教室里的门窗等来讲述几何形体,利用学校的伸缩门的不稳定性来讲述三角形的稳定性,等等。总之,教师可以利用校园中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三、在社会生活中使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
  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指教材资源,还应包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学生除了生活在校园、家庭中外,还要接触社会。可以说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都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而社会生活中的情境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如在教学“求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能力题:某电视台举办青年歌手大赛,7个评委给歌手张燕的评分分别是:9.6,8.7,7.6,7.9,9.0,9.3,9.5,这位歌手平均得分是多少?结果全班大部分同学计算列式是:(9.6+8.7+7.6+7.9+9.0+9.3+9.5)÷7=8.8(分),只有2人的答案为:(8.7+7.9+9.0+9.3+9.5)÷5=8.86(分)。问题回答出来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这两个不同的答案?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某些大赛总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的身边的数学事实,引导学生去发现、掌握生活中的数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训练,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再比如外出旅游中的行程规划问题,租车租船问题,参观公园中的购票问题,报刊中各种表格中的数据,电视广告中各种打折赠送问题,等等,都可以作为开发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局限于教材里的数学,而应跳出教材,走出校门,走进生活,把数学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自己心目中的数学王国。
  当然,“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虽然本质相同但在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生活数学”不等同于“课堂数学”,我们必须把握好对数学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的理解和认识。比如在上《平移与旋转》一课时,对于城市的孩子教师可以设计去游乐场玩的情境,面对“摩天轮”、“急流勇进”等项目来自城市的学生都了如指掌侃侃而谈,课堂效果会非常好;可是对于农村的学生他们多数没玩过这些项目,如果也这样设计的话课堂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与学生生活的环境不同、看到感受的也不同,因此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地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陶行知先生早已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陶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对我们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实生活将是21世纪孩子们成长的新课程,教师在用好现有教材的同时,必须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资源,将生活问题提炼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教学的新格局。只要使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地融为一体,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内容生活化,数学王国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流连忘返的乐园,数学也一定会成为孩子们终身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8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