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拥有“金钥匙”,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菊华

  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启发式”教学中,它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精当地提问可以优化教学结构,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问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摸索出一些提问的技巧。
  一、熟悉教材,把握学生心理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长智。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既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又能促成其知识的迁移,同时对新知识和教学重点、难点有归纳巩固作用的巧问题,那么在提问前一定要非常熟悉教材,对教材做到精心研究。试想,教师如果对教材只了解了一个大概,知之甚少,体会肤浅,大而空洞,那么学生面对提问,必然不得要领,无从回答,或答非所问,所以熟悉教材应该是提问的前提之一。提问的另一个前提是把握学生的心理,因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习惯、能力与提问的质量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老师对学生的上述心理状况缺乏深入了解,那么提问就没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就无法调动,结果课堂上的师生之间不能达成共识,缺少共鸣,这种提问最终只能变成教师自问自答的设问。
  二、把握好提问的频率
  这里说的频率指的是提问的次数。教师在讲授了新知识之后,为了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内化、迁移是否完成等情况,往往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教师则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以便及时查漏补缺,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把握不好提问的频率,就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假如提问频率过快,教师一讲授完新知识就接二连三地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那么,学生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去理解、消化新知识,加之思考时间有限,往往在回答问题时,要么答非所问,要么不能深入问题的实质,要么大眼瞪小眼一片哑然,要么把寻求答案的途径寄托在老师的讲解上。然而课堂上如果没有提问,只是一味地讲授、做题,教师又成了课堂的主宰,学生没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不能发表见解,展示思维成果。于是在整堂课上学生只能做听众、观众和贮存知识答案的容器了。长此以往,由于在课堂上不必动手、动口、动脑,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小,如此一来,教学质量何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何在?
  三、面向全体学生,由浅入深地提问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并非教师的单边活动,而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吸收、理解、内化各种问题,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和自我超越性,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能通过回答问题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成果,体味参与的快感,认识自身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问题时难度应为中等,这样既能吸引成绩差的学生,又能吸引成绩较好的学生,从而达到整体提高,人人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
  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阶梯式层层推进。按照这样一个顺序,教师能省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有的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序来构思提问。如教《愚公移山》,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等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不至于思维跳跃太大,学生一下子接受不了。如果教师按段一字一句提问,学生按字句一字一句解答,学生得到的必然是零散的点滴的知识,知识如果没有序串在一起,就必然印象不深,且学无兴趣,学习效率低。
  四、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学习课文不都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能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现。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我采用了增删法来提问:
  1.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
  2.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
  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1中明确了原句使用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做碧水,把竹柏影比做藻荇;从问2中体会到作者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计新颖、生动、有趣的问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提出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进入不问自解的境界。这就要求提问必须新颖、生动、有趣。因为新颖、生动、有趣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问题,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当好奇心转向求知欲时,学生就会主动地、坚持不懈地并努力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即便有外部刺激的干扰,学生仍会保持开放性的心态,在回答问题时敢于冒风险,并能觉察到那些与问题解决毫无关系的线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的催化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因为对掉在地上的苹果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吗?如教《死海不死》一文,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能激发学生对本文学习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3个不同含义时,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当然,要使提问新颖、生动、有趣,教师就应该特别重视提问的多角度性和多层次性,同时又要考虑到目的的单一性,导向要明确,叙述要风趣,角度要新颖小巧,要富有启发性,力避问题太直太露,最终达到培养大胆、敢于求异的现代化的人的目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0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