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农民工相对能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 华

  摘要:目前农民工人力资本低下的严峻现实,一方面难以满足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而延缓我国城市化步伐。可以从农民工相对能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角度,分别以政府、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为三个主要的投资主体,采取综合配套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农民工;相对能力;人力资本投资
  中图分类号: 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0-0106-01
  
  农民工的相对能力是指农民工本身具备的能力与所从事的岗位要求的能力的匹配程度。农村劳动力(包括外出劳动力)虽然内含的人力资本量不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各种劳动力高,但从其出生到就业都程度不同地接受过一定的正规教育,而且不同的外出劳动力可能接受了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所以,并非只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才具有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一般表现为人的能力和素质。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这种资本只能通过教育、培训、交流以及实践总结等途径来获取,是能够使价值增值的特殊资本。而舒尔茨认为,按照投资类型可以把将人力资本分为五种,即正规教育、在职培训、成人学习项目、就业迁移和医疗保健。
  一、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
  所谓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和传统的产业工人相比,农民工具有新的独特的、典型的特征:第一,几乎都居于城市就业体系的底层,而且在非正规部门就业。第二,他们中的多数生活困难。第三,他们的流动性大,却又难以向上流动。总体而言,农民工无论从制度、能力,还是从市场地位看,都属于弱势群体。而目前农民工人力资本低下的严峻现实,一方面难以满足城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会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而延缓我国城市化步伐。为了缓解农民工人力资本低下的现实问题,笔者将从政府、农民工自身、用人单位三个不同的投资主体角度,分别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成本的分析:
  (一)个人投资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主要集中表现在教育水平、职业技能状况、工作经历经验等方面。一般地,一个人教育程度越高,通常会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其本身拥有较好的人力资本存量,学习能力强,因此就业竞争中相对有利,而教育水平低的人却处于不利地位。农民工为了获得更好的就业地位,就需要不断提升以教育水平为中心的竞争力,从而加大这方面的投资。而根据示范效应,如果一部分人因为提高教育水平而增加了社会收入,提高了社会地位和竞争力,那么就会引起更多其他的农民工仿效和跟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长期这样就可以形成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资良性循环的局面。
   (二)用人单位投资
  传统意义上,用人单位只是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追求经济利益,不会主动加大对职工的人力资本投入。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现代企业多数会在注重企业发展利益的同时,主动考虑把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结合,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长久。因此,用人单位增加对职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也就可能成为一项长期的措施了。而随着国家对“农民、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视,财政加大对企业在职培训的扶持和补贴,特别是对农民工,更是前所未有。那么企业就会通过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一方面增加其技能种类,提高工作熟练度和职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没有付出多大的投资成本,因为有各种国家政策的照顾,包括缓缴社会保险费,培训补贴,吸纳富余人员补贴,税收优惠,政府奖励基金等。而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政府更是把就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对于促进就业的投入也是空前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更要加大对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一方面是争取政府优惠政策的长期支持,另一方面,这也是人力资源重新配置的机遇,一旦此时留住了人才,保存了人力资源,就相当于保持了金融危机后重新分配市场的有利位置。
  (三)政府投资
  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能够带来社会经济效益,政府投资主要体现在政策和财政上。对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经济繁荣,以及公民社会文化、道德素质提高等目标的追求就成为其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动机。
  政府投资主要体现在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引导其与农民工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同时,加强失业预防和调控,稳定农民工岗位。强化农民工培训的组织实施。各市、县要继续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资金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各部门要加强协作,加大实施力度,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
   二、小结
  人力资本投资的多元化是强化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根本。在农民工人力资本形成过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投资主体应该有各自投资重点的选择,三方投资主体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从而使各种有效资源积极进入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领域。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 ・W・舒尔茨. 论人力资本投资 [M]. 吴珠华 , 等译.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 1990.
  [2] 陈维政 , 刘苹 , 胡豪. 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 [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2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