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成玉丹
摘要: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 应从自身、从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106-01
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核心素质。高中阶段是就业升学的分水岭,学校教育不只是在于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获得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驾驭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走向社会,从事工作。心理素质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功,而目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现状如何呢?《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 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形势下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体现了历史学科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深入性、发展性。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谈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要有健康的心理
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首先要求历史教师是一个心理健康、个性健全的教师,才能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当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金钱、权势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教师待遇低,担子重,压力大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师,由于历史学科在各科中的“尴尬地位”导致教师的心理落差更突出,历史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修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性格开朗、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有涵养,不冲动、不浮躁,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不要把生活中的怨气和情绪带到学校,不要把工作中的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因为在生活或工作中受了委屈,或者说某个学生太不像话了,就带着激动的个人情绪去上课,把握不好尺度,就很容易把气发泄在全班学生身上,让全班学生都成为你情绪的受害者,破坏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甚至使更多学生因为你的缘故而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在教学内容中挖掘历史学科的潜能
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使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历史素材中丰富的历史事实,优秀杰出的历史人物,在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等生存环境能力,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等方面有着无比巨大的优势,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比如前段时间听到一位班主任跟学生交谈的时候,学生透露出班上有几个本来和她关系不错的同学因为现在学习成绩不如她而孤立她了,这种现象在现在中学生中,特别是女生中是比较常见的,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许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带来恶劣影响。正好那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有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我让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最后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对于教材内容,学生能得出这样的认识,教学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可我并没有就此打住,顺势提出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应该这样应对,那么我们同学在应对自己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时又该如何呢?结果那堂课下课后我听到学生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其中包括上面提到的那位同学和“孤立”她的几位同学。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必须的,利用历史学科的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从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
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高中阶段的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缺陷比较突出:依赖性还很强,遇事容易冲动,固执而执拗,这对将来走向社会十分不利。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时,我们应该反对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要使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灵活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挖掘历史学科潜能,在教学内容上精心选择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亦要考虑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和群体性的心理问题,可以设计一些必要环节,增强他们的健康心理意识。
比如有次期中考试,由于卷子难度较大,很多学生考试不理想,卷子发到手后,有个别学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趁着其他同学还在分发试卷的时间,我跟她进行了简短的对话,以卧薪尝胆的历史故事告诉她要坦然面对失败,争取下次成功。等试卷全发下去准备讲评时,我又发现许多同学看到平时比自己用功的人成绩比自己好不到哪儿去时有点儿幸灾乐祸,接下来的讲评也不好好听。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马上中止了讲评,把选择题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后明确表明这节课的任务就是订正这些选择题,每个人把自己做错的题目的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写在错题集上。
总之,作为历史学科的教师, 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J].德育,2000(1)
[2]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湛业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M].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3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