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流动儿童心中盛开自信之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保华 潘美霞
摘要: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要的良好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
关键词:关爱;流动儿童;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006-01
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因此,它是人们成长与成材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要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要的良好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俗话说:信心多一份,成功多十分。儿童的自信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等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自信心,往往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制约学生的行为,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做事学习有始无终。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现在为了生存、为了改善生活离家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流动儿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类儿童流动性大,心理脆弱,缺少关爱,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如果教育不好,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我把对流动学生的教育问题列为班级管理的重点之一。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一位哲人也说过:“人类是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换取信任的。”平日里我对这些流动学生格外地关心,特别针对班级流动学生表现出的共同的行为特征――自卑忧郁,经常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要学会自强自立,鼓励其他学生与他们结对子、互帮互助,用友情、师生情来弥补缺失的亲情,使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使他们自觉地在教师的严格管理中和真挚关怀下健康成长。
一、建立流动学生档案
从每学年一接手班级工作那天起,我就对班级流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并详细记载,以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关照和行为习惯的矫正。我还要求流动学生的家长在工作之余,每隔一两个星期抽空到学校来一次,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之情,从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有时我还随时与家长电话联系,即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更有效地教育好孩子。这样定期与家长联系,我和家长都能准确地掌握学生在学校和家中以及社会上的情况,依据具体情况不断地寻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探索新途径,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二、不定期地与学生沟通
学期初,我就提出要求,一学期每位学生要主动和老师交流、谈心一次;另外对那些流动学生,我要求自己和他们沟通至少每人两次;学生也可以把不愿意启齿的话用书信的形式与我交流;如果学生愿意,还可以随时与教师当面交流。这样我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现在,无论是本地学生还是那些流动学生,他们都愿主动和我交流,把我当作了他们的知心朋友。在我的教育下,我班的学生不仅学会了做人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班级的学习氛气很浓。
三、用爱心抚慰心灵
流动儿童因为客观原因,流动性大,父母又忙于打工,根本无暇关心他们、教育他们,大多数家庭是听之任之,这些流动儿童或多或少缺少父爱、母爱,非常孤独,有的流动儿童因为经常换学校,变得十分胆怯、内向,缺乏自信,我知道只有用爱才能让这些流动学生的心中盛开出自信之花。
在今年上半年,我班新转进一名外地学生,名叫唐凯,这孩子虽然刚上五年级,但已随父母转了三所学校。报名时,我和他交谈,他当时非常胆小,低着头,都不敢说话。依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判断,这孩子因为转学次数多,学习受到影响不说,关键是他要去不断的适应新环境,心理压力很大,再说,因为父母在外打工,生活上都无法顾及他,更别说去关心他的内心世界,他就变得内向、胆小、自卑起来。于是,我就在上预备课时,在黑板上写了“欢迎唐凯同学成为五(3)班的一员”,然后我就先做了自我介绍,随后我又让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唐凯上台向大家作自我介绍。一开始,他头低着,不敢讲,我和同学们一起不约而同的再次鼓起掌来,这掌声给了他勇气,终于,他抬起头,作了自我介绍,接着我又让其他同学自愿上台向唐凯作介绍。同学们都一个个争先恐后上台,真诚地告诉他愿意和他交朋友,当时的气氛真是感人,唐凯脸上也露出了甜甜的笑。一学期下来,唐凯已经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不再胆小了,脸上总挂着自信的微笑,变得非常大方、积极,喜欢同学、喜欢老师,更喜爱这个班级体,学习成绩由原来的中等上升到优秀。
著名教育家底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笔者根据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激励的评价作用,激发学生去实现这种需要的欲望,使他们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奋斗与前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他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激励,生活、工作仅能发挥自身能力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发挥80-90%,甚至更高。”可见,激励评价在调动人的潜力去实现目标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它是唤起学生内驱力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他们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因此,我认为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的运用激励评价的武器,帮助学上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心;作为教师应该珍惜少年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
诗人歌德曾经说过:人生道路是漫长的,但紧要之处却只有几步。当小学生迈着还不坚实的脚步探索人生的时候,也有几个重要的关口在等着他们。班主任处理得当,他们将顺利地跨过沟坎,一马平川地奔向璀璨的明天;反之,他们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大大减慢,甚至断送发展的前途。虽然,我在对本班学生特别是流动学生的教育方面是成功的,但我深知“任重而道远”,仍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去面对、去关注。信念如磐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笔者还要一如既往地与所有流动学生家庭进一步沟通,为使这些学生能够自信、阳光的健康成长不懈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4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