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好提问 解决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治乾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活动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是否科学合理的使用教学方法。提问作为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有目的地应答活动,是众多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用好提问,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精心设计问题。①所提问题应是重点,避免呆板平淡。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注意所提问题是否为重点,考虑问题是否对学生有吸引力。另外,教师提问时,应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爱好、兴趣,让学生被一些新颖的东西吸引。②所提问题应简明、易于理解。由于小学生的年龄不大,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都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一些繁琐的文字缺乏理解,只适合一些简明的问题。此外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的多少,避免求多而不求质。③所提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所提问题是经过精心构思、设计、具有一定难度适合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或深奥,避免出现问题未完已举起了手和没有人举手的尴尬场面,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使教学目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④所提问题应具启发性。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引领学生探究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减少“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机械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例如,老师在教学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中,所提的问题就具有极强的启发性。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的相片可以被夹在相册里,那么你这个实实在在的人能夹在相册里吗?为什么?
  生1:因为人太胖,太大了。
  生2:因为相片的人是在一个平面上,而实实在在的人有厚度,占较大空间,所以不能夹在相册里。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理解了物体要占据空间。
  所提问题要前后联系、层层深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每个问题都要联系起来,环环相扣,步步相接,处理好一堂课的重要内容。教师不能没有任何准备,凭个人爱好、灵感在课堂上乱提问,也不能求量不求质。
  (2)注意提问的实效性。①提问时应引起学生注意。教师陈述问题时要注意观察学生,事先作出提示,(如:下面让我们共同考虑这样一个问题,看谁能最快最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并等大家动脑思考后提问学生。提问时还要注意不同学生的表现,如把手举得高高的或故意违反纪律的;用祈求眼光望着老师微笑把手放在桌上的和回避老师眼光、佯装看书写字的。教师提问时要考虑他们的不同,不能打击发言积极的同学,也不能对胆小或成绩差的学生漠不关心。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②教师发问的态度。教师发问时,态度要和蔼可亲,安详而自然,要表示出相信学生能回答好。不能流露出严肃、凶狠的表情,使学生感到紧张、害怕,不敢回答问题,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③提问时的语言表达。教师发问时语言要规范,吐字要清楚,让人一听便懂,避免重复,使学生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
  (3)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表示有兴趣,用目光、表情鼓励学生大胆回答,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提高学生的信心,消除胆怯心理,创建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认真倾听,尊重学生的回答,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回答有明显错误时,教师更不能讥讽、嘲笑学生,也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错误,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中,有时会有平时胆小、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应让学生相互评价,教师接着再评,充分使学生体会到同学、老师对他的鼓励与信任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课堂,提问的恰当应用,更为教学增添了活力。希尔伯特指出,“数学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我们要想好、用好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学习,在质疑中前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6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