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运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高素珍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却是一个难点。“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运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乡土”生活,获取写作素材。“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生活,而是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自我体验。《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事物,学会从中猎取许多感兴趣的习作内容。生活素材比比皆是,有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有景色迷人的田园风光;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有令人难忘的乡土人情。注重培养学生用眼看、耳听、手摸、鼻闻、口尝等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把自己看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觉到的写下来。如在指导学生写家乡特产大龙虾时,先让孩子们看它的外形;再引导他们观察它的颜色,闻它的味道,并交流各自的感受;最后让孩子们尝一口,说说它的味道。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很平常的大龙虾,居然也是作文的好素材!
  (2)注重体验“乡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具有学习兴趣的人,会把学习看作内心的满足,而不是当作负担。老题目,老教法,怎么能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新颖的题目,别开生面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走作文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条件。体验乡土生活,让学生有为而作。根据小学生认知特点,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搭建生活的舞台,把学生引进生活,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例如:实地参观淮安市四季清污水处理厂;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当小交警,在马路上指挥交通;双休日“小鬼当家”;在食堂包饺子、去菜场买菜等,让他们自己体验。好多学生第一次包饺子,心里十分高兴。看着学生的高兴劲儿,我真感动。吃饺子时,同学们胃口大开,就连平时在家吃饭像“小猫”一样的李丽,也吃了一碗又一碗,吃得不能动了。后来,我便以《包饺子》为题,指导学生写作文,学生把自己在包饺子和吃饺子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写得淋漓尽致,非常有感情。由于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通过亲身实践,零距离体验,所以获得的感受是“闭门造车”所不能相比的。
  (3)采撷“乡土”生活浪花,训练表情达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同样,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直接源头。仁者爱观人其行,智者乐观人其言。只有积极投身家庭、社会,才能有“其情郁郁、其辞翩翩”的大作出现。家庭是爱心亲情的集中营、大磕小碰的隐居地、学生栖息停泊的港湾。要想使学生有习作之源,我们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对家庭生活中各种情状的采撷,感受家庭的亲情美、温情美、欢乐美,这样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习作过程中如实的吐真情、说真话,产生情积于胸、不吐不快的情感冲动。如习作《小鬼当家》,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煮方便面我一直觉得很容易,可我却把面煮腻了,鸡蛋搅碎了,真难吃。这真叫‘事非经过不知难’呀!”。另一位同学在文章结尾写到:“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当家还是很辛苦的,我才当了一天家就累得腰酸背痛,以后我一定要多帮妈妈干些家务活,减轻她的负担。”他们会体悟文本美,感悟生活美,在美的情境中,只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例如在习作《买菜》中有学生写到:“3块钱能买这么多菜,足够我家吃一顿了。以后我一定要俭省节约,不再乱花零钱。”
  总而言之,乡土资源是广阔无垠、丰富多彩的,犹如一座座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家庭资源、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无处不体现着亲情之美、追求之美、奉献之美、斑斓之美、启迪之美、联想之美;社会生活更是多姿多彩的,它容纳了亲情之美、交往之美、合作之美、发展之美,无处不是美的亮点。教师注意诱发学生储存“印象点”里的客观事物,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提取,学会过滤,学会思维,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达到以我之笔、抒我之意;以我之笔、吐我之心声;以我之爱、画最美最丰满的图画,让学生养成“流连于万象之际、沉吟于视听之区”的习惯,像白居易先生那样“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7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