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兴趣成为高中生学习音乐的动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金福

  摘 要: 音乐是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自我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高尚情操,从而大幅度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 兴趣 音乐 学习动力
  
  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高中音乐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音乐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亲自参与到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培养鉴赏音乐的好习惯。
  一、创境把学生引入到音乐的殿堂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培养兴趣,是音乐教学的关键。课前一分钟的组织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用轻松、活泼的节奏作为纽带,能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音乐的殿堂,营造生动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赏析把学生带到艺术的境界
  音乐美可以感染学生并激发兴趣,追求音乐美的欲望可以形成学习的动力和意志。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艺术境界的想象,既能提高创造力和表现力,又能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音乐欣赏来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感受能力。学生在欣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头脑中会创造性地把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的景象再现出来。所以,上课时应注重让学生积极参与,按照各自的理解去分析,去描述歌曲、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联想意境,提高想象力。
  如欣赏古琴曲《流水》,学生可根据旋律的走向,说出自己所感悟到流水时的各种情境。有的学生描述:“像一股清澈的山泉,从山崖上流淌下来,敲击着山石,发出了‘叮咚,叮咚’的清脆响声,表现轻盈、亮晶的流水,仿佛看到阳光下水流的晶莹剔透。”有的学生说:“我仿佛听到了激流如遇见障碍,水流直打旋,经过周折,冲破暗礁,给人一种积极而又充满激情的情怀。”还有的说:“在聆听《流水》时,我仿佛是听到森林里松涛阵阵,鸟儿在欢快的飞翔着、栖息着,发出了各不相同的婉转鸣叫,又仿佛听到江南雨打芭蕉叶。滴答滴答声像一首诗,又像一幅画等。”学生精彩纷呈的描述,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感受把学生领向参与的天地
  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动力。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于中,故形于扬。揭示声从情发的道理,一个好音乐教师必须抓住音乐的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其功效。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情感的信息。
  在教学京剧的欣赏课时,我用抑扬顿挫的语气讲解了京剧是我国的民族艺术,是我国的国粹等有关京剧的知识,再播放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打渔杀家》的选段,导入新课后,接着讲解《智取威虎山》的锣鼓经及武场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并亲自为学生演奏各种锣鼓点,创设了锣鼓经的喧闹气氛,带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这样把他们带入了京剧音乐的境界,紧接着进行《智》的锣鼓经的学读,我用杨子荣表演动作来说明每个锣鼓经的作用,让他们知道京剧锣鼓经主要是配合身段动作,烘托气氛等,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培养了热爱京剧艺术、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高尚情操,提高了对不同形式音乐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京剧行当”时,采用新奇美观的脸谱教具和剧照,形象直观地说明京剧生、旦、净、丑四个行当,以及它们各自的表演特点。并给学生做示范动作和表演段子,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对京剧音乐有了初步的识识,并使学生得到了直观的艺术享受,增强了民族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和京剧艺术这一瑰宝。
  四、熏陶让学生享受审美的意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歌曲、乐曲也是艺术家情感的结晶。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情”与“感”,创设富有音乐美、情感化的情境,帮助学生投入音乐活动中,使音乐的审美教育自始至终富有情感色彩,真正做到情景交融、寓教于乐。
  唱歌是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形式。它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富有情感歌唱中,享受到了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并产生了更浓更厚更真切的情趣。学生喜欢流行歌曲,是因为流行歌曲具有浅显性、娱乐性、参与性、生动性等特点。学生往往利用唱流行歌曲的形式来发泄自己的压力与苦闷,抒发内心的情感,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音乐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效果的优劣。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往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音乐的活动中,去探索,去创新,表达真情实感,促进想象力的发展,使音乐教育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教学质量取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8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