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唯有创新,才能紧跟时代的教学步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晓华

  我们在教研活动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创新,感觉这是个英语教学的流行词。仔细研究才发现,为什么《课程标准》一改再改?为什么英语课本换了很多的版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要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制定新的英语学习标准。而“创新”便是老师们在课堂中将这些不断更新和变化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灵活运用到课堂并到达理想教学效果的最好手段。究竟什么是“创新”呢?是标新立异?还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都不是。任何尝试、任何新的理念都需要有基础和根据。“创新”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新的方式去做事情。它可能是我们在思维过程或者在教学中产生增值性和变革性的改变。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1.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改变以往只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发现问题的学习活动。以前的课堂教学气氛总是搞得很严肃,老师总是不苟言笑一板一眼地授课,学生则被要求毕恭毕敬地坐着认真听课。其实小学生爱说爱闹,他们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意识很强。因此,不要为了追求课堂纪律而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课时,教师和学生首先要形成一个平等的而不是上下的关系,比如有时我们可以在上课前像朋友一样先和学生挥挥手打招呼,带着微笑说声“Hello”,免去了正儿八经的“上课”、“起立”、“请坐”。学生也会很开心地拼命和你挥手忙着说“Hello”,老师和学生的距离马上会拉近许多。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气氛也应宽松、和谐,老师和学生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动的。老师不可能永远是对的,学生也不永远只是接受知识的对象,有时候学生会向老师提出疑问甚至对老师所说的表示怀疑。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认真地给学生释疑,而不认为这是学生对老师权威的挑战。所以在创新行为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法。
  2.由教“学问”转变为教“思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要尽量少用一些扼杀学生个性的“标准答案”或习惯用法来“排斥异己”。在现代英语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发表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捷径,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能让学生自学的就让学生自学、新知识让学生去探索发现掌握,重点、难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我听过一堂教学颜色单词的课。老师不是直接就教红、黄、蓝,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去教学。当教到“绿色”和“黄色”时,他对学生说:当一棵小树在春天的时候叶子是浅绿的,到了夏天则变成深绿,秋天时却是黄色的了。从中让学生体会到季节的变化和颜色的关系,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颜色。这位老师的启发,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其创新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创新精神的课堂教学。创新活动过程是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轻松地学到了知识,活跃了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全新的教师观。古代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教师需要转换这种观念,由“教”者变成“导”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去点拨、引导,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英语交际的活动,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指导。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不只是简单地模仿。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具有创新行为的教师眼中的学生应该是千差万别的、各具特色的、活生生的个体。班级中,课堂里,没有任何一个没有个性的学生,应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使学生形成求知欲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以通过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引起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如合理搭配使用投影、幻灯、录音录像设备、教具等,还可以创设逼真的合作性教学情境,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动机。现行小学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一个集声、光、色为一体的视听环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歌曲、歌谣、美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
  1.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教师在教学时,态度必须和蔼可亲,保持幽默,这样让学生上课如沐春风,勇于表达,相互激动,必可开出创新的“花朵”。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熄灭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行为,教师要做到三点:一是爱护和保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所潜藏的积极因素,并加以爱护和保护,包括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品质。二是帮助和培养。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E板块的阅读教学,教师通过问答和情境创设让学生思考、探索,自主学习,教师适当加以点拨,使教育水到渠成。三是开发和扶持。当学生在对一项教学活动感兴趣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反对猜测。在教室里布置各种教学教具,各种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编演对话。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地回答,或集体讨论等。
  2.充分挖掘教材并合理灵活运用。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又是学生学习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忠实于教材”,严格按照教材的程序组织教学。在这种思想下,教师很少对教材加以合理的处理加工,更谈不上创新了。其实,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尊重教材并非意味唯教材,提倡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发掘教材中所蕴涵的创新原理,精心构建教学中实施创新的体系,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个主题,把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教材的加工处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1)结合学生现有生活实际和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合理运用教材;(2)结合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处理教材;(3)深挖教材中孕伏的教学思想方法加工教材;(4)着眼于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空间调整教材。
  3.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创新行为在教学中以发散性问题为出发点,恰到好处地激发创新思维和提出创新思维的要求。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除教师的提问外,学生也可以积极设想问题请老师或其他同学回答。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他们的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无论是教师提问还是学生发问,有一条原则是创新性教学所必须遵守的,那就是“存异”。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背景、知识结构、语言能力和思维方式,他们对同一问题当然会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教师强求“同一”,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行为,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自身的因素,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其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不同而千姿百态,并随教师的素质的提高而发展,有待教师去探索和实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9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