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教学浅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林艳
诗歌鉴赏教学在准确把握新课标的要求下,教法上应始终紧扣一个“读”字,注意一个“引”字。
一、注重通读,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审美对象
整体感知审美对象是诗歌鉴赏的第一阶段,是学生积累审美经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基础。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让学生对照审美对象,获得审美感受,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全诗。当学生受到审美对象(诗歌)已经固定了的文字符号这一特殊物质媒介的刺激和提示时,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展开类比联想,将自己记忆中储存的相应的感觉材料调遣出来,使抽象的语言文字逐步转化为头脑里的单个画面,让审美对象的可感形态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教师在学生感觉审美对象的基础上,还要调动学生的知觉功能,进一步指导学生通读全诗,引导他们将审美意象的部分形式或个别属性在头脑中孤立地、分散地综合起来,整合成审美意象的完整映像。
例如:鉴赏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一诗,学生在通读中感觉所获得的只是“激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等个别的、分散的、孤立的事物表象,而不是完整的统一的艺术境界,教师此时就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觉,在大脑的分析、综合、抽象等活动的参与下,按照诗歌的结构顺序等特征模式,帮助他们将在通读中感觉到的诸多材料组合起来,形成生动完整的审美意象。此时,学生闭目凝思,一幅幅完整的艺术画面便会在他们的头脑中展现出来:崎岖的山路下,一条奔流的小河,激流掠过岩石,激起一朵朵浪花,在河流的两岸……飘浮着云朵的广漠的空中,一面灰色的破旗轻轻地、懒懒地飘来荡去。不通读,不感觉,就找不到审美意象,就不能获得完整的审美感受。由此可见,诗歌鉴赏中,少了从感觉到知觉这一步,就像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说的:“采着花瓣时,得不到花的美丽。”
二、加强品读,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审美意象
所谓审美意象,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意)同客观事物(象)的融合,是诗人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审美主体认识和把握诗歌的艺术形象,进入艺术境界的桥梁。
在审美感知阶段,我们引导学生所获得的一幅幅审美意象的完整画面,让审美意象在学生头脑中变得“鲜活”,就要借助“品读”的功能,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察和品味审美意象。
鉴赏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反复揣摩全诗的四个意象群的“真味”;从“破旧的老水车”到“古莲的胚芽”,还有“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它们概括出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述说了人民的痛苦和希望,描绘出了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祖国的形象,饱含着作者立志献身祖国的热切愿望;它们不仅表现了伟大祖国从苦难到新生的发展历程,而且表达了有着从迷惘到深思再到激昂的特殊情感经历的年轻一代的共同呼声。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对诗歌意象一个个进行品味,就不能透过表象,领悟诗人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深层次地感受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诗歌的语言是意象的载体,因此,品读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品读诗歌的语言。如艾青《我爱这片土地》中“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中的“嘶哑”二字,一方面写出了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人民爱的执著,另一方面使人联想到中国传统诗词中“啼血杜鹃”的形象,给人以无尽的回味和想象;“……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中的“腐烂”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诗人献身祖国的赤子之情。
意象既要靠精确形象的语言去表现,又要靠精湛完美的艺术技巧来凸显。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构思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诗人避开了传统离别诗的告别对象――人,而转向天空――“西天的云彩”;离别的场景也不是“执手相看泪眼”的悲痛欲绝,而是“轻轻”“悄悄”的寂然无声;告别时没有伤别的沉重,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飘逸;意象的选择既没有送行的人,又没有都市的繁华与喧闹,赖以寄情的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和“星辉”等景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多么超凡脱俗。
三、指导美读,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艺术境界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如果说第二阶段是在指导学生品读从而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解读审美对象的话,那么这一阶段就需要指导学生美读,通过美读进行再造想象,将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和审美需求填入审美对象,进行再创造,而这是学生很难做到的。因此,我们首先要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调动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其次是营造美读氛围。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声像手段,营造一种浓浓的、动态的、有声有色有像的氛围,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积极参与审美活动,帮助学生及早入“境”。最后要引导学生在美读中暂时忘记现实自我的社会角色,超越社会的现实环境,驰骋自己的想象,让自己的精神人格在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扮演各种角色,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达到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的审美共鸣状态。
四、强调审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审美判断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审美判断就是这项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对诗歌进行审美判断,一是要求教师把美读中进入了艺术境界之中与作品产生了共鸣的学生从“物我两忘”的超现实中唤醒,回归本我,回归现实。二是指导学生带着理性的思考对诗歌进行认真的审读,在审读中反复回味和咀嚼美读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及审美享受,领悟和把握自己刚刚体验过的审美意象的价值属性和审美意境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升华为理性的顿悟,从而对诗歌的艺术境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让学生将“情动”发展成“理悟”。三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判断,不能包办代替。另外,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和兴趣喜好的不同,因此,对学生的理性判断结果不要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柳永的《雨霖铃》是“羁旅行役”的杰出之作,教师引导学生对这首词进行审美判断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出境”,让学生从“寒蝉凄切”的晚秋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无限伤感的送别中回到现实;从“晓风残月”的秋晨和“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无比寂寥的怅惘中回归本我,用理性的眼光重新审读全词,进行是非判断。学生可能批判其伤感,主张应该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旷达胸襟;也可能欣赏其缠绵,再吟诵一段周邦彦的“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以抒情怀。对这种理性的判断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积极肯定,使学生在审美判断中受到理性的启迪,获得理趣的享受,逐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诗歌鉴赏教学方法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以引导学生直观感知为基础,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想象为核心,以学生的诵读为基本形式。即要把“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想象感悟”放到所有教学环节的中心位置上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1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