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内需,促进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夏成美

  一个小学生的学习原动力来源于他对学习的喜爱,兴趣所至,就必然会激发其探索、研究的内驱力,从而形成真正的内需,利于学习的投入,促进认知的建构。充分利用学习内容的特性,创设对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合作探索、辨析实践等意识,通过活动促进学习,增进技能,学会学习,从容地做学习的主人。本文就从激发学生内需的视角,浅析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仅仅是管窥之见,旨在引发大家的思考与讨论。
  一、创设情境,唤起需求
  良好的教学氛围依托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在良好情境下学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兴趣会更加浓厚,潜能也会得到激发。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会克服随意,集中精力全身心地参与学习,唤起对学习的关注,产生积极的思维,顺利掌握知识,能力得到长足发展。
  适宜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小学生才会积极思维,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创造潜能才会有得到释放。
  例如,教学《统计》时设计以下的环节:
  ①师:小朋友们,喜羊羊家来了一群客人,它根据客人的喜好,准备了好多好多形状各异的饼干,让我们帮忙统计一下各有多少个?你愿意吗?
  ②媒体演示: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
  ③师:你记下来了吗?告诉大家你的方法,好吗?
  ④生1:我是听到一个就写一个,我没有全写完,速度跟不上……
  生2:我是画饼干的图形,听一个就画一个。
  生3:我先写出所有饼干的形状名称,再听一个,就在名称的下面画一根小棒。
  生4:我先画出所有饼干的图形,再听一个,就在图形的下面画一根小棒。
  ⑤师:大家先研究一下自己的方法,再思考一下这些同学说的方法,相互分析一下谁的方法最容易做到,而且非常快捷准确。
  “统计”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强化的内容,创设喜羊羊家来客人帮忙准备饼干的教学情境,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初步理解统计的意义与策略,初步体验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与过程,有利于统计新知的建构,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能力水平。
  在课堂上,利用交流展示的平台,唤起学生争先的意识、思考的意识、评价的意识、自我反思的意识,等等,克服了被动接受的旧模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快乐的氛围中理解知识,增强能力。
  二、引导体验,感受需求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是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需要丰富感性材料的支撑,需要极丰富的表象积累。注重在教学中学生实践操作的组织,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多层面感受学习,多渠道获得知识,较全面地发展学生能力。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组织安排实践操作活动:①测量数学书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周长。②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再计算出它的周长。③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并计算出它的周长。④量一量正方形的边长,把它平均分成两个小长方形,计算出它的周长。通过综合的实践与思考,使得每个小学生建构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的初步认识,初步感受到学习的目的就是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创设真实的操作环境,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使动手、动脑能力协调发展,利用活动的氛围,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地诱发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元、角、分》之后,模拟组织“超市购物”实践活动,布置好环境,安排一部分学生做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做消费者,一部分学生做收银员,进行超市购物的仿真练习。首先,指导“消费者”观察商品,说出名称,读出单价,再付款;其次,指导“售货员”拿出商品,再核实价格;最后,指导“收银员”进行收款,计算应找回多少钱,等等。真实的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是生活的数学。另一方面培养了合作意识,实践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巩固了学习,主动参与意识增强,促进了学以致用目的的达到。
  三、设置挑战,激发需求
  引导小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维聚焦,不仅会激发兴趣、诱发好奇,更能促进积极主动的求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独特新颖的思维品质,逐步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资源、设计实践活动的资源等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在认知的冲突中生趣,促进对学习的关注与投入,激励他们去积极地探索、创新。
  例如: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设计这样的问题:18×5=,18×10=,18×15=,18×25=,18×50=……计算出它们的结果,并研究讨论积有什么变化,观察还有什么在发生变化,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关联呢?学生刚开始只知道算出结果,面对问题感到茫然无措,但隐隐觉得似乎有些规律。于是激烈的讨论就此拉开了序幕:有的说以第一个为基础,后面都比它大5×18。此言一出,立即招来反驳。有的说,你的想法在前3个都是对的,但到第4个就错了……有的说,每一个算式中都18,都是乘法。有的说,刚才这个同学的说得很有道理,但没有揭示出有什么规律……这时老师适时地提出:“能不能综合刚才最后面几位同学的发言,从因数的变化与积的变化之间去探询一下联系,去思考有什么变化规律?”教师适宜的点拨,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给航行者送来光明与希望,此时连平时从不发言、不爱动脑的同学都活跃起来,投入到集体的讨论、辨析之中,经过合作交流,学生很轻松地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规律。
  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建构冲突,形成悬念,利用学生急于探究答案的契机,激发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热情,充分调动主体性,促进教与学的和谐,使学生快乐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24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