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连香

   随着新课标的改进,小组合作学习广泛地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充分体现就是利用不同层次、不同特点,不同爱好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组织安排好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以前纯粹的师提生答,只有部分优等生能积极发言,而且他们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总是在老师刚提出问题不一会就举手回答,有人回答了,老师就把这题Pass了,可是其他同学特别是学困生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没有思考的时间,更不要说是回答问题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明显感到学生活跃了许多,大家都愿意张口说话了,但同时我们也感到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不少的问题,近期我就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做了一些尝试。
   一、小组的划分
   我们初一(11)班共61人,分为10组,除一组是7人,其他都是6人一组,关于组的划分是班主任根据学生的成绩、性格等方面综合来分配的,单从语文学科讲各组的语文成绩并不均衡,为了激励各组间的竞争意识,我根据各组在期中考试时的综合成绩来组合各小组间的对抗小组,让他们找到组与组比拼的目标。在两组中根据各人语文成绩为他们找到各人的比拼目标。这样有了目标,学生便有了斗志,上课发言,课后默写都会瞄准对象一争高下。
   二、课前小组合作的利用
   我们学校在各科教学中都在使用导学案,而导学案的批改任务较重,基本上每天都有,学生又多,老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就可以利用小组来完成导学案的批改,老师可以根据导学案的情况来收取相应的学生的导学案来进行检查,以了解情况进行教学,比如这一课的导学案题目有些难就收取每组内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的学案来看看,而在学案的题目一般化的情况下就收那些学困生的学案来看看,这样学生在课前能做好预习工作,上课时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能跟得上老师的脚步,而老师也可以根据学案的情况对学生的预习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师生都会感到很轻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中小组合作的利用
   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那种你说我听,你问我看,你讲我记的学习方式,他们不想也懒得去思考问题,认为思考问题都是那些优等生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只是负责记答案的,针对这些同学在进行小组活动结束时,就特地叫这些同学来回答讨论的结果,让他们先张嘴说话,说完后不管答得好与坏老师都要大力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愿地融入讨论的小组之中,对讨论较为热烈的小组也要给予肯定,让大家向他们学习,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另外进行小组记分制,给主动回答问题的小组加分。最后比一比哪个小组活动最好,哪个小组回答最好,哪个小组得分高。每过一个阶段对每组的分数进行总结,大力表扬得分高的那一组,以此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四、课后小组合作的利用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后发挥余热。根据记忆的规律学后的巩固非常重要,小组组员间的互相督促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时内容的巩固,由对抗组组长组织检查字词的默写,诗词的背诵,这样就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课后检查工作。而且各小组组长手里都有本组和对抗组的人员名单,每次检查作业和默写完成后都及时把检查的情况记录下来,不仅要记下本组的默写背诵情况,还要记下对抗组的情况。这样一是便于老师查看,二是便于学生之间进行比较,从而加强学生的自我督促。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了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学生的压力、增强了其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同时还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对学生尤为重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众兴二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8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