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俊梅
朗读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有重大作用,但教学实践中由于朗读指导流于形式、目的性不够明确、方法单调,总体效果不明显。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以及综观了一些课堂中比较出色而有效的阅读训练后认为,要做好阅读训练,老师应当:
一、精讲多读,让学生在读中悟
“读”并非完全不“讲”,但是要精讲,使读的训练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并能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如《燕子专列》这一课的重点是描写人们为寻找燕子四处奔走的情景,一个叫贝蒂的女孩一连找到了十几只燕子。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并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人们寻找燕子的艰辛,体会到人们对燕子的关爱。学生非常乐意把自己的感受谈出来,既达到了理解课文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境,体验角色
朗读自然需要借一定的技术以准确地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但倘若朗读者并没有被文本唤起内心中的情感波动,只靠“轻、重、停、连”等技术行为去支撑整个朗读过程,这样的朗读仅仅是表面的。我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为了让学生切身处地体会到小雷利失去爸爸的悲痛,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移情换位的思考:小雷利是多么希望爸爸能胜利归来呀!让我们把自己当作雷利,想象一下爸爸凯旋回来的场面:(引导学生回答)看!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小雷利,你站在爸爸的灵柩前,你想说点什么吗?(指名回答)此情此景,小雷利的心里一定感到非常的――(指名回答)此时此刻,不需要老师多费唇舌,不需要做过多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小雷利想什么,都通过孩子们的嘴说了出来,读了出来。
三、以情促读,以读促解
读是理解的外部表现,能把“味”读出来了,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在名师的课堂中,我们很少听到老师问学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而是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让学生内化语文文字所要表达的东西。在王崧舟老师的语文课上也是如此。“小鱼都快被烤干了,它们当然非常难受啊!就让我们把小鱼的这种难受的感觉读出来!”“再读一遍,读出我们心里的那种焦急!”……
四、巧妙引导,加强朗读感悟
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如能给予巧妙的引导,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还可以受到情感的熏陶。请看于永正老师《再见了,亲人》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假如你是志愿军战士,你会怎样向这位朝鲜大娘道别?会以怎样的感情读志愿军说的话?让我们自由练习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第一段,读得很投入,老师巡视指导)
师:谁来以志愿军战士的身份向大娘道别?
(指名读)
师:(在学生读完第一句“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时插话)别忘了,你是站在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跟前,和大娘说话,要动情,“大娘”要叫得亲切。
(该生重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当学生读到“八年来”一句时,老师插话)这一句转入回忆,声调要变低,速度要放慢,把人们带到从前的岁月。
在本案例中,于老师做了精彩而巧妙的引导。如:当学生读完第一句“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时,于老师这样引导道:“你是站在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跟前,和大娘说话,要动情,‘大娘’要叫得亲切。”此时的点拨及时有效,而且句句讲在点上。当学生读到“八年来”这一句时,于老师再次引导道:“这一句转入回忆,声调要变低,速度要放慢,把人们带到从前的岁月。”
五、画龙点睛,评价有方
教学中,学生的朗读十分重要。如果教师能用“点睛”之语,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就能“指点迷津”,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来看看薛法根老师是怎样评价学生的朗读的。
在读之前,薛法根老师先提出朗读标准:“把汤姆钓鱼的情景读出来,让人一听就感受到汤姆在钓鱼。”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薛老师又一次次在评价中渗透着朗读的方法:“外国人喜欢钓鱼,但却是在晚上,这叫浪漫,要把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要把汤姆和爸爸泛舟湖上的那种浪漫的情调读出来。”“有一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不在鱼’,这叫情趣,重在欣赏美景。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听得出你是钓鱼高手?”“他是钓鱼高手,还不是钓鱼专家,不仅要看到银色的涟漪,而且要读到心里有涟漪。”“读书就要这样,要读到老师和大家都投来赞赏的目光,所以,请你读完后再看看老师和大家。”“‘哇’有不同的读法,只要把鱼的大读出来就可以了。”
要优化朗读教学,我们必须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注重方法,注重实效,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读出韵味,读出悟味,读出情味,这样的朗读才能把教材要传授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52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