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长辉
摘 要:化学新课程改革将化学实验作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探究实验的教学功能,在选题、准备、探究以及评价等环节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广阔平台。
关键词:新课程 探究实验 教学实践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在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如何充分发挥探究实验的教学功能,并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广阔平台。笔者在本文中就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化学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与做法。
一、探究实验选题的恰当性
探究实验的选题应根据以下几种不同情况设定:首先,可以是教师有目的的设计,让学生课后分析思考,提出设计方案,通过亲身实验摸索,最终得出结论。这类课题的目的性较强,通常是在低年级学生没有较多的化学理论时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其次,实验探究课题是在平时理论学习过程中遇到时,教师因势利导设计一些课题。如在讲到新制饱和氯水的化学性质时,将氯水逐滴加到溶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时,溶液颜色褪去,对于褪色原因,学生提出两种不同解释:甲组同学认为氯水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而乙组同学则认为是氯水中的HClO使酚酞褪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先不说明哪种解释是正确的,而顺势让学生分析讨论设计出各自的探究方案,以证明自己的观点。
再次,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让他们自己根据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化学问题主动设计探究课题,如回家测定自己家庭装修时室内残留的甲醛含量、食盐中碘元素含量的测定等课题。当然在学生探究这些问题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并提供适当仪器及试剂。
二、重视探究实验的预备环节,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以往的化学实验,教科书给实验设计了最佳方案,包括药品、仪器、实验步骤、操作要领等。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就行了,结果常是做完了也不知道实验说明的问题或者做错了也不知道错在哪里。因为什么都设计好了,学生很少会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说明了什么化学原理?不这样做行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久而久之,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浓了,好奇心也没有了,就更别说形成自己的思路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在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在有学生实验的前一天由老师坐阵,学生自己来实验室准备实验,可以按照书本上的要求,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另加药品和仪器放在自己的实验台上。也就是将探究活动的一些环节延伸至课外,在课前就做好充分的探究准备,提前安排学生准备好开展实验探究的知识。这样,就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生自己很多想法就得到了验证的途径,对实验的思考也落到了实处,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强化了教学效果,保证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师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对核心问题的探求。通过实验准备可以使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学会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还可以适当缓解探究实验耗时与课时紧张的矛盾,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实验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让学生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积极思考质疑,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现教学中高层次的教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和创新精神。在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勇于求异,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对敢于质疑的学生给予及时肯定和表扬。教师应从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真诚的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构建自己的知识和认识,努力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不用实验结论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提倡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设计、操作、现象以及结果提出各自的看法,允许学生对各种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提出异议。并注意挖掘实验异议的内涵,通过设计探索性实验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境中,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索性学习。
四、构建合理评价体系,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首先,正确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学生只要在探究过程中实施了科学的方法,即使不完善,也应充分肯定其所做的努力,鼓励他们。其次,正确评价学生合作情况。对于团结合作的小组要大力倡导,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最后,正确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通过教学实验报告的评价,为改进实验教学,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信息与依据。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使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骆秀云,胡玉娇.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使用中对探究性学习策略应用的思考.化学教学.2007(10).27-29.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国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67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