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海芹

  林语堂先生说:“书不可强读,强读必无效,反而有害,这是读书的第一要义。”那么,如何让小学生爱上读书并且会读书呢?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故事引导,诱发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教师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兴趣。教师在班级必须要做好两件事:首先,是办好班级“小图书箱”,让每个同学提供一到五本图书,组建班级公共图书箱。其次,办好校园"文摘小报"。"文摘小报"的内容可有文学、数学、体育、英语等,让丰富多彩的“文摘小报”在同学们中互相传阅,展示着魅力四射的个性风采。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没有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也就不能提高读书效率。伟大的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读名著时,一般至少读三遍。第一遍是“鸟瞰式”,即迅速读一遍;第二遍是“精读式”,即细细咀嚼、慢慢寻味;第三遍是“消化式”,即弄通整部作品意思,包括句法。只有这样才能透彻理解作品。当然读书方法多种多样,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深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浏览全篇。这就要求学生在浏览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而采用速读法。
  4.摘录批注法。此阅读法就是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学生在圈圈画画的过程中能深入的理解作品。
  三、率先引领,坚持阅读
  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小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坚持大量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高了,因此,我们要在课外阅读的生活领域里,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7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