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思辨性历史课堂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翠梅

  历史教学只叙述史实过程而不能做出深刻的分析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已知的历史事实或真相做出何种理性的解释,得出何种结论和认识。“历史学科之所以常新,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而创新则在于研究者(也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新理念给予历史以崭新的阐释。”所以我们主张建构思辨性的历史课堂。
  所谓“思辨”,是指思考辨析之义。《历史课程标准》中规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要“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要“通过收集资料、建构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要“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等。概言之,《历史课程标准》在这里实际上是强调要借助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大脑去独立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会独立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没有思辨性,就没有智慧的生成和对历史本质的洞察。有人曾说过这么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历史沉甸甸地放在人们的眼前,而历史教师则是站在这巨幅画卷前的解说员。这种解说不仅需要有对它的深刻理解,更需要一种智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思考和启迪。”从这个意义上讲,“活”的历史教育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理性生活。那么,什么是“理性生活”呢?理性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活动;而理性生活就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基础上的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其最高层次是学生理智感的体验与满足。理性生活涉及对生活世界各种要素的内在本质的把握,它实质上也就是“求真”的生活,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道德观。理性生活既关注学生求真的结果,更关注学生求真的过程,关注学生求真品格的生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要真正能够促使学生进入“通史识今”的境界,学会善于以历史主义的深邃眼光来审视现实问题,能够不断地从历史这面镜子里,获取对现实问题的深刻认识与启悟。也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历史表象的穿透力,并由此不断增强学生对现实事物本质的洞察力。事实上,我们之所以学习历史,其意义就在于理解,在于追问。因为“历史不是一个平面,它是一个多棱体,每个人都可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没有个人成见的介入,历史就是一堆死材料。”
  这里,我们有必要搞清楚另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即究竟什么是“智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智慧”即人的智力,也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智慧则是“一种思维的状态和水平,是对世界和人性的底蕴的洞察和体验,是融合了理性和感性的统一体”。据此,从承载着培育智慧使命的教育的角度来看,有智慧的教育就意味着除了知识传授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值外,更应该追求如何去获得未知、如何去开启心智、如何去创造新思想等高层次的目标。以此来审视我们的历史教学,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仅仅是将课本的历史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绝非是育“智”的教育,充其量只不过是“知”育而已。
  “思辨”就意味着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如果没有各具个性的不同观点的交锋与论争,也就无所谓“思辨”,也就谈不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更谈不上智慧的生成。就根本不可能完成“智慧教育”的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讲,思辨性课堂就必然应当是一个学生的个性见解得到充分尊重与张扬的课堂,是一个学习主体互相交往、问题讨论式的“活”的探究的课堂。思辨的课堂,应当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之下,创设一种探究学习的心理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感受历史,激发他们主动探究和理解历史问题的愿望,引导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就教学中的一个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辩论和研究性学习,探讨寻究,议论得失,从而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我的做法是:课堂里师生之间始终处于一种非常和谐、宽容的民主氛围之中。一方面,我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并没有凌驾于课堂之上,以权威的面目操纵和垄断一切,而是将观点变成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讨论、争鸣,以此来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学生所形成和表达出来的不同意见则表明,他们的思维是真正打开了,他们已经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来审视问题和分析问题了。通过体会,我认为思辨课堂它所着眼的是思辨的过程本身。即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思辨活动体验,使学生在观点的交互碰撞中获得洞悟,思维得到解放,智慧得以升华。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思辨的课堂也就是问题探究的课堂。思辨是促使学生升华对历史现象认识的基础,如果没有对历史问题的理性思辨,也就不可能使学生从历史之中获得有益的启迪,生命质量也不可能得以真正的提升。总之,建构思辨的历史课堂,就是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带着思想去教,教有思想的内容,而学生则要从主体参与式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去真切感受人类历史所蕴含的丰富而深邃的思想,特别是从中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启迪与感悟,最终“学会思想”。
  
  作者单位:山西汾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