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秀强
实施新课程,关键在教师。笔者现就科学教师的专业如何发展浅谈以下几点拙见。
一、更新理念――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强调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我都在教学中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景,以参与者、合作者、协调者的身份加入进来,对学生因人而教,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学习,品昧学习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技巧;在过程中学会创新;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在张扬个性的同时,相互尊重,彼此负责,共同获得提高和发展。
二、善于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生活开放对现代社会科技进步开放,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要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强调课程的选择性,将教师置于一个被学生选择的位置上。因此,学习新理论、新方法是科学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使自己的教学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充足的知识和方法站在学科的最前沿;才能为自己的教学开辟新的思路;才能用新思想、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教师要向学生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网络学习,向社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
三、立足课堂――教师专业发展的阵地
新课程提供互动教学,在互动中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营造一个互励、互助、互惠的局面,使课堂教学积极有效地开展。如何使课堂正直“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产生新思想、新观点,使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时空,同时也成为教师本人专业能力发展的舞台呢?
1.要搞好预案设计。要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起点、学习状态、年龄特征及现有教学设计,据此订出一个具有弹性的轮廓,预想实现教学目标的多种可能途径。
2.在互动的课堂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优化提问,将课前预案引向课堂实践。随着学生思维的充分深入,课堂上会出现不同的声音。这时,老师要善于倾听,认真对待,精于引导,乐于点拨,以增加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可变性、丰富性。教师也随着教学经验不断丰富,逐步实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标。让这些预期因素成为这堂课新的闪光点、生长点、转折点,使学生在满足对知识需要和情感需要的同时获得发展。
四、自我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引擎
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教师总结教学实践活动的必备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更依靠实践性知识。这类知识的获取和升华,只能靠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老师应该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堂前反思,可加强教学的前瞻性;教学中反思,可提高教学的监控性;教学后反思,可落实教学的批判性。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反思什么?如何反思?
1.回顾教学过程,写教学札记。记成功之举,记败笔之处,记教学机智,记课堂灵感,记学生新见解,记再教新举措。
2.听公开课或常态课,观看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录像,增强对课堂教学的直观了解。从课堂设计是否合理,实施过程是否到位,突发事件处理是否得当,学生学习态度是否被调整到最佳,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落实情况有多少差距,教学模式的应用有什么新意,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充分张扬,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进行反思。老师要集中课堂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得与失,完善修正教学设计。如在进行《物质在水中的结晶》教学时,我以前采用讲授和演示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反思,我改为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实验探究,再通过点拨、引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加强交流,促进协作反思。老师要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广泛交流,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反思教学行为与新理念的差距。反思理性的课堂设计与学生实际收获间的差距,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五、教学科研――教师专业发展的翅膀
教学科研是对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遇到的问题。运用教学理论加以总结、提升,寻找出对应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教师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教师潜心思考、研究。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所用。教师要能于实践,积极探索,掌握科研的步骤、方法,并进行科学的选题。选题可从科学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新情况中去挖掘;从科学教学的问题中去挖掘;从如何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去挖掘。如课程改革与高中科学教学;科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实验教学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等。教师要制订好自己的科研计划,并按照科研计划进行实验研究。最后写出实验总结。要务实创新,注重科学。要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到科学教学实践中去,把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教、学、研”之路,通过“个人反恩+同事互助+专业引领”,使自身的专业获得长足发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3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