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教师角色转变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伟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因而原有的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出现巨大的反差和严重的不适,教育实践必须有新的发展,教育模式必须有新的创新,教育思想必须有新的突破。教育改革的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必须对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收、热情投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下列转变:
一、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过去的“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已经过时,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应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给学生动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上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已经不能满足于扮演一个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权威角色,而应成为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引导者。时刻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二、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宰的,教师以“知识的权威”自居,学生只能洗耳恭听,学生成了知识的储藏室,学生的学习非常被动。教师并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有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让学生看到教师不一定是“知识的权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学习不再是一个被动完成教师学习任务的枯燥过程,而成了一个孩子们亲身体验、自我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
三、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教师要善于将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以“假如我是学生”这样一种理念去思考、分析、实验、探究,才容易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情绪性反应。变传统型的“师道尊严”为新型的“良师益友”,变“教导――听从”、“管理――服从”式的传统关系为民主、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不做威严的家长式先生,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四、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得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要随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让自己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每天海纳“百川”,不断补给,方能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
五、由“教书匠型”向“专家型”转变
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去研究、探索,形成自己的富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教学。创造性地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实现由单纯的“教书匠”转变为“专家型”的教师。
总之,新的课程,新的理念,需要新的教师来实施,新教师的角色应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单师型向综合型教师过渡。勇于创新、勇于积累、勇于总结和提高,在不断探索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始由“厌学”转向“乐学”。
作者单位:湖北省老河口市张集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87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