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语文教学要以趣激趣,寓知于乐,教师必须独具匠m,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参与意识。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就会以极大的热情,轻轻松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了,教师也能做个轻松的导路者了。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激趣
  
  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思维的活动,而兴趣则是学生开肩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是发展思维的前提。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促使学生一往情深地研究它、领会它和掌握它。“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我们教师成为轻松的引路人呢?
  1.树立目标,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具备远大的理想,他们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需要。学习目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还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刻苦钻研,不断进取。教学中,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帮助他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学习目标。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个别学生错误地认为读书无用,所以在学习上不思上进,得过且过。针对此类学生我们应提高他们对学习课程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功课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学好这些课程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及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让他们把自己的学习和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对一般学生来说,学习目标是要略高于学生原有基本水平,并且逐步提升,达到理想的高度。对于自觉性强的、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来说,还要帮助他们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学生围绕既定的目标,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稳定地提高学习成绩。
  2.精心设计,趣昧投入。上课伊始,教师要实施导学,将学生松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所以,导入新课对于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课程的导入要新颖,有创意。比如,从一个科学家的故事、一个笑话、一个动作、一个实验、一种社会化现象、一句名言、一个谜语巧设悬念,实物展示,设置情景,谈话导入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要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3.引入竞争,激励学生。少年儿童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小竞赛,如朗读、朗诵、讲故事、书法、听写字词、默写课文成语等等,同桌之间比,小组之间比,男女生之间比,班级之间比。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集体的荣誉感、答题的成功、同伴的赞赏、老师的表扬,激励着每个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各项竞赛,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创新教法,利于“保鲜”。长时间运用一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兴趣减退,降低学习效果,求新图变,有意识地追求新教法的新意,会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在教学中,我常采用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分析比较法、谜语法、游戏法,并注意不同的教法相互配合、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给自己的课堂“保鲜”,提高学生的兴趣,常常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巧用先进设备,提高教学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设备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多媒体教学。它有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创设情境,体验成功。心理学家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可以说,学生在学习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希望老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与肯定。鉴于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成功的体验。如让他们准确写出一个成语,背会一首诗等;课堂回答问题时,作业批语时,作文评语中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喝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筛选正确的信息,理出课文思路,掌握文章结构,领悟作者意图,最终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和熏陶感染。教师适时做出适当的表扬与激励性评价,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增加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只有学生建立了自信,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语文教学要以趣激趣,寓知于乐,教师必须独具匠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的参与意识。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就会以极大的热情,轻轻松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了,教师也能做个轻松的导路者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99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