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 让阅读课流光溢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多媒体作为现代科技成果,以异常绚丽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尤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独领风骚。把多媒体与语文课程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浓厚的兴趣会使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最佳状态。电教手段以形、声、光、色的独特效果,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推动学生兴致勃勃的学习。
如在《二泉映月》一文的教学时,首先播放二胡演奏曲让学生欣赏,初步感受乐曲的婉转优美。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你知道这首曲子的曲作者是谁吗?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关于它,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呢。”此情此景,无需教师多说,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作品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和迫切的学习愿望。
二、逐层疏导,突破重难点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当学生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理解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使用多媒体的刺激,能帮助学生思维具体化,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从而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如《小蝴蝶和毛毛虫》一课,抓住问题:丑陋的毛毛虫是怎样和美丽的小蝴蝶联姻的?这是低年级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毛毛虫结茧成蛹蜕变为小蝴蝶的情景。学生眼睛盯着毛毛虫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6条腿,如同置身于情境之中,一下子领会到了文章的意思,体会到顿悟的喜悦。
阅读不能只局限于词语字面意思的理解,必须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品出文章的真谛。如《詹天佑》一课,对詹天佑修筑铁路,文中这样写道:“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这里用“毅然”来形容他的态度,“毅然”是什么意思?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学习或者查阅教辅用书,真正理解了毅然的深刻内涵,即詹天佑那种不怕困难,坚定信念,勇往直前的工作精神。这个答案似乎已经把人物的形象准确把握,但笔者在授课时,抓住这一时机,用多媒体展示詹天佑开凿隧道的科学方法,即两端凿进法、中部凿井法,并设计了“人”字形铁路的视频及图片学生观看极其认真,情感也非常投入,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自然明白了他接受任务不仅是一项常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修建铁路为国争光、不被外国人讥笑的民族气节。通过网络学习与观看詹天佑真实工作的视频资料,学生真正理解“毅然”这个词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激发情感,启迪深思
感情对于人的认知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这要靠创设情境来实现。图像的烘托,音乐的渲染,促使学生融入情境,从思想上与作品中的形象产生共鸣,从而读出课文内涵,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升华读者情感。
如《七律•长征》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高度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篇文章,学生没有一定的感性积淀是很难理解的。除了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外,课上教师恰当使用多媒体播放中国工农红军“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横跨千里雪山”等,在影像再现中,学生由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巧渡金沙江而喜,由攀越铁索桥的惊险惨烈而悲,同翻过雪山的红军一起欢呼雀跃,从而更能领悟到这首仅56个字的诗精华所在,充分体会到长征的不易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
四、启发想象,拓展延伸
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想象的水平跟表象的质量和数量有关,表象越丰富、越形象生动,想象的思路就越开阔,内容越深刻。多媒体等电教手段恰能帮学生把抽象的素材直观化,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创造热情。
如在教《风》“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时,引导学生想象:“当_时,我知道风在_”,进行填词造句,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有的学生回答得切入主题,但比较平淡无味,随后,笔者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风的视频文件,如风吹草动、风力发电、水波荡漾、龙卷风视频等,学生受此启发,激活了思维,展开想象,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就这样展现在师生面前。如:“当纸片飞起来的时候,我知道风在调皮呢”“当我的花裙子动起来的时候,我知道风来和我游戏了”,“当沙尘暴肆虐的时候,我知道了风的可怕”……学生的想象一下子丰富起来了,各个跃跃欲试,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巧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化解学生认知中的难点,丰富学生情感,开发学生智力,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多媒体既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又让语文阅读课大放异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