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培养特教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音乐能带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能否深入品味音乐内涵是人欣赏能力的具体体现。在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是必不可缺的,学生也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情感很容易投入课堂教学中。但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上好音乐欣赏课就不那么简单了。有的学生听不见更何谈欣赏,有的学生看不到怎么能谈到全面感悟,有的学生智力低下很难理解作品的美之所在。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让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也能体验到音乐的魅力,笔者尝试运用多媒体设施,对这类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进行探索,通过几个学期的努力,总结出以下经验。
一、发挥多媒体视频处理的优势作用,培养智障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智障学生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很差,从智障程度看,对于轻度智障生而言,欣赏音乐相对容易,但智障较为严重的学生,存在较大的难度。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文件,如VCD、DCD光盘等,教师在前边加以舞蹈配合,充分发挥智障生其他感官功能―视觉、听觉、肢体语言等。因为智障学生眼睛没问题,往往视力还很好,所以在对这类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注重视频音频素材的结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入手,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葫芦娃》《西游记》等动画主题曲,这些视频作品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借助多媒体声、光、乐等综合效果,激发学生的观看欲望,刺激视觉神经,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动画氛围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走进音乐作品,从而达到欣赏、感悟音乐的目的。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后,适当增加难度,给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作品。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这是一首表现抗日战争时期的音乐作品,表达的是那些身处民族存亡紧急关头的劳苦大众,那种救国救难,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感;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的同时,使学生感悟到作品的深刻内涵,体验时代的艰辛与苦难,通过眼神了解到学生为之感动,真正体悟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二、发挥管弦乐器优势作用,培养聋哑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欣赏器乐作品,对于普通中小学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音乐作品的名称、作品创作的背景,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及情感。对于聋哑学生来说,达到这一点就更不易了,但他们虽然不能进行正常交谈,不能正常听闻,但他们的触觉很灵敏,微微的震动都能触动他们的触觉神经,贝多芬在晚年失聪时还能创作生命力作《第九交响曲》。利用聋哑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平时教学中,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管弦乐器的优势作用,尤其是通过古筝、二胡、吉他、笛子、萨克斯等乐器的演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是这些琴铉等乐器有规律的震动产生的。
让聋哑学生通过手的触摸感知音乐的存在,了解音乐的魅力及音乐的演奏特点,感悟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等,进而深刻理解器乐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在《百鸟朝凤》乐器欣赏时,巧妙通过模仿各种鸟禽的鸣叫声,描绘了一幅百鸟争鸣、百鸟聚集的情景,给学生一种自然美的享受;在《水草舞》《高山流水》等作品的欣赏中,我们通过运用波浪起伏的音乐形式,描绘出在水中轻飘曼舞的水草的场景,深深感染学生。
三、发挥多媒体音频文件处理的优势作用,培养盲童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欣赏音乐首先要学会倾听作品,倾听音乐作品的效果是音乐欣赏的基础。倾听音乐要注意倾听作品的旋律、作品的节奏特点,对一首多声部的音乐作品,还要倾听各个声部、各种乐器之间的组合方式以及组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既和谐统一,又对比起伏的音乐效果,欣赏音乐还要欣赏音乐的整体效果。对于盲童而言视觉看不到作品,但他们的听力是相当惊人的,教师在欣赏课教学时,抓住盲童听力好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或录音机反复播放,展示相关音乐作品,主要是MP3音乐,这些音乐选择上重点是那些节奏感比较强,振幅比较大,主要是反应大自然的音乐,同时给学生佩戴助听器,帮助学生增加听觉效果,使学生能感受到音乐美的同时,想到大自然纯洁之美。例如在播放《黄河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等作品时,学生通过细心的倾听,体悟到那雄伟刚健、气势宽广的旋律以及辽阔的绿洲,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从而感悟到曲作者对伟大的祖国的热情歌颂。
总之,在进行音乐作品欣赏课教学时,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多种媒体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需要视频效果的学生选择多媒体设备,需要听觉效果的学生选择管弦乐器、打击乐器等设备,需要提升智力效果的学生采用视频、图文信息相结合的方式加以展示,各种课型侧重点不同,激发学生的感官也不同,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加以技巧引导,学生的欣赏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也能体验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4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