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课的巧妙导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书中
新课的导入是化学教师与学生在这一课时的最初教学交流。导入设计的巧妙,可以消除学生学习的焦虑情绪,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也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人对化学课堂教学如何“导入新课”谈谈几种方法。
一、提问法
提问导入,就是教师在上课时通过提问或自问与本节教学有关的旧知识,而导入新课的方法。提问导入要求教师在确立提问的问题时,能够紧密联系授课内容,引入要自然。这不仅有助于知识的前后联系,还有助于知识的相互迁移。
二、观察法
这类新课导入是通过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为学生提供与教学有关的感性材料,直观鲜明地引出新课的主题。例如“分子”一节的新课导入就可用挂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他们首先对“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等性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又如,在新课伊始,教师有次序地先后出示浑浊的河水、自来水、蒸馏水各一瓶,可快速而自然地导入“水的净化”的教学。类似地,出示一把“剑”导入“铁”,投影出钻石和石墨导入“碳的几种单质”等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法
实践导入,就是教师动用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熟悉的化学现象和常识,联系本节教学内容而导入新课的方法。但选用的例子要具有普遍性,被多数学生所熟悉,忌用生僻事例。
四、实验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课伊始,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个新颖的现象,变化明显的实验,再配以生动的描述,将能引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1.用趣味实验导入新课
“兴趣是人的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以此为契机,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例如,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先安排学生看一个“水中生火”的趣味实验,通过玻璃管将氧气与浸在热水中的白磷接触,结果白磷竟然在水中燃烧起来了,出现了“水火相容”的奇迹。这种酷似魔术的实验,让学生感到不可思议,探究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从而为燃烧条件的讲解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2.创设“矛盾”试验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表明,平淡无奇,无矛盾冲突的新课导入,是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起学生的兴趣的。在新课导入时,若设计一些“矛盾”实验,造成认知冲突的情景,构成悬念,即对某一问题,学生想急于解决,但用所学的知识却又无法解决的心理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注意力就最集中,思维最活跃,讲授的效果自然也就好。
五、温故法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巴甫洛夫也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是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一开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过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中的药品、装置、步骤及操作要点,然后在“温故”的基础上“入题”“知新”。同样,可通过复习“酸的通性”导入“碱的通性”,回忆分子的性质导入原子的教学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温故导课中的“温故”是为“知新”服务的,切不可颠倒主次。温故导课一旦成了纯粹的复习课,就是一种失败。
六、故事法
故事对人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好问,富于想象力,对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更是喜闻乐道。上课开始,可运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传说,使他们很快安静下来,还可以造成悬念,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移到有意注意上来,从而达到新课导入的目的。
七、问题情景法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吹皱一池秋水”还可“激起千层浪”,达到引起兴趣,激活思维的目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若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效果很好。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节的教学中,教师首先以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在一个无风的夜晚,有一个人举着火把,牵着一只小狗进入一座少有人去的山洞中寻宝。突然小狗倒地死了,他便弯下腰,放低火把靠近小狗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但更让他吃惊的是――火把也突然的熄灭了,吓得他边跑边喊:有鬼啊!……”学生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了,正听得入迷,教师突然打住,抓住时机提出两个问题:(1)山洞里可能有较多是什么气体?(2)根据故事中所给的信息,说明这种气体有哪些性质?学生便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讨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讲解就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了,学生的思维情趣也和教师的讲课交融在一起,使所讲的知识溶解在学生的思维潮水之中。
八、归纳法
归纳导入,就是由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前一节的教学内容、习题作业、实验作业、考卷分析等形式,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而导入新课。这种形式的导入有助于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使新旧知识间,各种概念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此法多用于复习课和起始章节。
当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化学的新课导入也要因新课内容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方法,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阜宁县新沟实验学校,江苏阜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