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于慧芳
摘要: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几点粗浅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 培养 阅读能力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课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总结如下:
一、更新观念,创建新型阅读课堂
以往的阅读教学课,是以老师讲为主,经常是教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却一头雾水,有的学生甚至不能流畅的把课文读下来,以至于使许多学生都认为阅读很难。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观念陈旧。要改变阅读教学的现状,就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创建新型阅读课堂。
1 创设安全民主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安全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愉快的交流。首先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谦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和大家一起学习。其次,允许学生出错。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等的不同,对同一文本的解读也会各不相同,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是教师要注意引导,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要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 注意多向性的信息交流。课堂教学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问题,教师可抓住要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 允许多元性的答案结论。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引导自主探究,回归学生阅读主体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自主是探究的前提,而对未知的探究,尤其对小学生来说,相互的合作启发不可或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主体精神的回归,成为阅读的主体,因为同样是一个结论,学生自己理出来、悟出来,与教师讲出来、教出来,效果明显不同。因为每个人的知识水平、认知方式、心理素质及思维习惯不尽相同。这就启示我们,应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三、重视积累,培养阅读语感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宇词、古诗,还是阅读中都反复提到“积累”这个词语。可见学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阅读积累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文化构建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由于他们的识字量有限,阅读量少。要改变这一现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积累。在教学中,应加强语文课本上要求背诵的课文的积累,也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环境自由选择积累内容。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不仅课上积累,课下更要积累。不仅积累字词,还要积累优美的句子,甚至积累优秀的文章。
四、多读多练,掌握阅读方法
“教学有方,但教无定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因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就必须多度多练,在反复的练习中,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1 “读、议、导”结合法。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针对一篇文章,首先就是要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发现问题,之后学生针对阃题议一议,最后教师对没有解决的问题做适当的引导,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读、写”结合法。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读的认真,读的有见解,才会有写的冲动。这里说的写。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总之,搞好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课,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36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