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口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口语词是唐人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词语,而诗歌中口语词的运用易使现代人对它的阅读和研究产生误解。本文指出研究唐诗口语词汇的重要性以及研究口语词古今语义差异对理解唐诗内容的重要性。
关键词:唐诗口语词汇;分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A1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5(c)-0122-01
唐人口语词是活在唐人实际语言中的词语。唐诗中有不少口语词汇,虽然不是那么集中,但如果集中起来,数量颇为可观。这些口语词汇中:有的是沿用前代口语词汇;有的是唐人口语中独特的语汇;有的一直到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研究这些口语词,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唐代口语的情况,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唐诗的内容和意义。
一、唐诗中口语词汇的分类
(一)沿用前代口语的词汇。有些词语是唐人沿用前代的,意义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例如,“爷娘”这个词―指父母,先秦两汉时称父母为“父母”,到六朝时称“爷娘”,在唐代口语中“爷娘”更是广泛使用。唐诗中就能明显的证明,如杜甫《兵车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2]”再如“也”这个词,先秦两汉的口语中多用作语气词,到六朝时用作副词,而唐人口语沿用六朝时其副词的含义,并普遍使用在诗歌中。如杜甫《释闷》:“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1][2]”语言是一脉相承的,也不会发生突变。所以这类口语词只要注重积累,对于理解唐诗问题不大。(二)唐口语沿用至今的词汇。有的词语是从唐代沿用至今的,意义也没改变,读起来并不难懂。例如“吾家老孙子,质朴古人风。”“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这几句中的“孙子”、“睡着”,现代汉语也这样用。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峡口惊猿闻一个”这两句中的“个”;“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未老吃”这两句中的“吃”同样是一直沿用到现代。[1]曾经原为“曾经过”之意,到唐代凝固成副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曾经”同义。卢照邻《长安古意》:“借问吹箫向紫陌,曾经学舞度芳华。”[3]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1][3]这类词就更好懂了,现代汉语也这样用,理解起唐诗来也不会遇到很大困难。(三)唐口语中古今义差别词汇。有些口语词汇现代已经消失或者意义已经改变,现代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有些词汇,今天似乎还在用,意义并不难懂,但如果按今义去理解,就会把意思理解错。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诗中的“夜来”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夜间传来”?其实不然。在唐人口语中,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加一个“来”字,合起来构成一个时间词。“夜来”的“来”,是名词词尾,“夜来”就是夜里。这样的例子还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3],“晚来”即是晚上。“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3],“夜来”就是夜里。“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刘禹锡《秋风引》)[3],“朝来”即是早上。也可以在形容词后面加一个“来”字词尾表示时间。如“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杜甫《送李校书》[2]),“小来”即是小时候。再如“总”字的古今语义差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3]诗中的“总是”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现代汉语中“他总是那么能干”的“总是”?在唐代,“总”不是表示时间的持续,而是表示范围的概括。换句话,唐代的“总是”不等于“老是”,而是表示“全是”。这里的“总”并不是现代汉语中说的无论什么时候总是如此,而是“都”的意思。李白诗意不是说那一片捣衣声从始至终总是包含着对远戍玉关的亲人的怀念之情,而是说捣衣声此起彼伏,一声声都包含着对亲人的思念。这样的例子还有:“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杜甫《柳边》[2])。宋诗中也延续了这种用法。如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4]
二、研究唐诗口语词汇的重要性
对于唐诗中口语词能否正确理解,关系到能否准确把握诗人表达的意思,很多时候人们想当然的解释诗句的意思,忽略口语词汇的注释,造成意思的南辕北辙,从而误导读者。例如杜甫《彭衙行》:“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2]我曾在一本《唐诗选》中看到这样的注释:“痴女因饥饿而咬我,可是咬我并不能充饥,于是她啼哭了”。这样的注释显然有问题。“痴女”再“痴”,在饥饿的时候也不会咬父亲来充饥。可见“咬”并不是“用嘴咬一口”的意思。“咬”是唐代的一个口语词,在《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中“咬齿”词条下“咬齿”、“咬”为“求肯”的意思。由此可见,“痴女饥咬我”是说痴女因饥饿而缠着父亲要吃的,“咬”是“求肯”之意[1]。对唐诗口语的正确理解有时也关系到诗歌本身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如《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3]对颔联“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该如何理解呢?这一联的第一句好懂:世人不爱贫女的风流高格调,但第二句是什么意思?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解释。如《中国历代诗歌选》这样解释:“有谁来爱这贫女的风格,共同赏识她俭朴的打扮呢?”还有些解释为:“谁能赏识我不同庸俗的高尚风格?我却跟大家一道体会时势是艰难,总是打扮的很朴素。”这两种注释显然有误。这说明理解唐诗中的口语词对阅读和研究唐诗是多么重要!
迄今,作者所看到的对唐诗口语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只能简单的举一些例子来说明研究唐诗中口语词的重要性,有助于理解唐诗正真要表达的意思。弄清唐诗口语词的意义,直接关系到唐诗的阅读和理解。如果口语词没有得到相对重视,可能会造成理解的偏差甚至错误理解。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简介:秦泽怡,女,汉族,湖北省老河口市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06级。
参考文献:
[1]蒋绍愚.《唐诗语言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仇兆鳌.《杜诗详注》[M].上海,中华书局,1979
[3]《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宋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2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