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有趣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海燕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对于新奇的事物特别能引起注意。因此,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多种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兴趣点”抓住“兴趣点”。让语文课也变得有趣起来。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有趣味起来呢?
一、教学设计有趣味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掌握课文,我经常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故意设计一些“错误”。如课文《家》“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在这篇课文的教学环节中,我有意将白云图片贴到了泥土中;小鸟图片贴入了小河中;鱼儿图片贴到树林中;种子图片贴到天空中。可还没等我贴完,座位上的孩子们有的不停地偷笑。还有的忍不住喊了出来:“错了,错了!不是这样的!”而我暗自高兴,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于是,我故作好奇地问:“错哪儿了?应该怎么贴?为什么呢?”小手纷纷举出来了。我让孩子们上台改错,并说明这样改的原因。孩子们给我的答案是:“白云是在天上飘的,所以应贴在天空中;小鸟是喜欢住在树林中的,所以应该贴在树林中;鱼儿是生活在水里的,应贴入水中;种子在泥土中才可以生长,应贴在泥土中。”又如在《蘑菇该奖给谁》一文中有一段是小白兔告诉妈妈自己与骏马比赛落后面了,小灰兔则是与乌龟比赛跑第一。在黑板上画图时,我故意将小白兔画到了乌龟后面,把小灰兔画到了骏马的前面。然后再让学生读读课文,绝;Sc:J数学生发现了黑板上图画的问题。我问学生该怎么画。为什么?孩子们说:“小白兔告诉妈妈自己与骏马比赛落后面了。小灰兔告诉妈妈自己与乌龟比赛跑第一的。”教学环节通过这么一设计,学生觉得这课很有意思,学生们也在这有趣的找错中不用教师过多的讲解而轻轻松松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
二、所提问题有趣味
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在教学恰当之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含有质疑性,但又富有趣味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提问,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挺有趣。如我在上《郑和远航》一文。讲到郑和与许多国家友好交往的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如果我们是各个国家的君臣,会怎样欢迎郑和的船队?如果是当地的老百姓会怎样赞叹郑和的船队?这样的提问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情景之中,又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于是学生们把自己想成了某个国家的君王大臣或者老百姓,开动脑筋思索,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发言积极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又如我在教学杜甫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那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我让学生仔细读这篇古诗,告诉他们在这首只有20个字的古诗中有一个字是这首诗的心脏。整首诗就是围绕它来写的。学生一听都觉得好奇,都想从这20个字中找出那个关键字,学习气氛变得浓烈起来,最后在热烈的探讨下找到了答案,原来就是“好”字。
三、组织比赛有趣味
小学生的好胜心都比较强,因此。课堂上的一次小小的比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就“班上同学过生日,同学要不要送礼物?”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辩论。我先把学生分为两组,认为要送礼物的为正方,认为不用送礼物的为反方,要求学生各自阐述出自己的理由。比赛前我给学生时间思考与讨论,比赛时要求学生听仔细对方的阐述,然后进行有力地反驳。结果,比场赛面异常激烈,正方同学认为礼物该送是因为礼物能代表自己的好意,是一片心意,反方同学马上反驳,理由是友谊是不能以物质东西来衡量,一句话祝福的话也可代表心意,不用送礼物……学生将自己的看法一一说出,没有拘束,个个是畅所欲言,课堂气氛很活跃。
总之,语文课堂也应有趣味,教学中过程中如果趣味性与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可以有效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