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起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戴 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认为,追求学问爱学、乐学是关键。此之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培养兴趣有多种途径,关键在课堂。内容的选择。文本解读,课堂设计等等都很重要。
一、细致读文,潜心会意
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和关键。但不是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告诸往而知来者”。
1.细读深思。适度拓展,挖掘作者深意
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不仅要推敲词语和句式,还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更要体悟作者的心境。读岳飞的《满江红》,我们如果细究历史,会有新的发现。先别说败,如果胜了,岳飞要接二帝还朝,置高宗于何地?!要么自己辞职,要么头上顶个不忠不孝的罪名,假如这两个人回来再作乱呢?与其日后生变,不如不救,借敌之手而杀之,岂不两全其美。况且,宋朝立国之时就确定尊文贬武的国策。但岳飞管不了那么多,坚决要收复失地,鞠躬尽瘁,死而后经。这样一来,再读《满江红》就别有苍凉之感。可以说“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空悲切”这三个词集中体现诗人的心境。
岳飞是否了解自己的处境呢,笔者认为,他是很清楚的,但他明知凶多吉少,背上的“精忠报国”已经在他心灵中深深烙上了忠君报国之印,自古以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岳飞是读书人,受之影响很深。祖宗之国,忠君即忠国。试听他的悲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应该体现了诗人的内心复杂的情感。细读文章,猜摸作者心意,做古人知音,才称得上是读出了艺术三昧。
读《鸿门宴》从座位中看出项羽性格,初步理清人物的命运脉络。在《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樊哙从良坐。”从坐席位置来看,项王、项伯东向最上,次之亚父,再次沛公,最下张良樊哙。在项羽的心目中,刘邦的地位远在己下。眼里并不觉得刘邦是自己的对手或劲敌。目无对手。其势必败。在鸿门宴上,原已定好的杀刘计划被项羽随意改变,他不杀刘邦并不是心软,而是觉得刘邦不是自己对手。即使发展了也不会成为劲敌。所以。尽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结果让刘邦轻易逃脱。相反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段,曹操与刘备只二人对饮,曹操看出暂时实力不足却有大志的刘备称得上当时的英雄,在刘备列数了好多所谓英雄之后,曹操却说,当今英雄唯吾与使君尔。这就显得曹操大气魄。项羽性格中的缺陷往往决定悲剧的命运。从其性格看来,他只宜做一名叱咤风云的将军,却不具备一种帝王的胸怀。他真正的失误不在于杀没杀刘邦,而是误在自身不能克服的性格弱点上。读文章,要细细体味,深深思考才有味。真正做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2.创造性的解读,读出文本中的“新知”
创造性解读,能获真知,有意义。我们所说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作者意义,即作者欲在作品中表达的主观意图;二是文本意义,即在具体的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三是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这三个层面既互相依存,但又有差异。因为文本往往不能完全传达作家直观意图,因此文本意义和作者意义就有距离。读者通过文本来理解作者意义肯定存在差异。所以说依据文本,适度开掘――进行创造性解读。如在《孔乙己》一文讲解的过程中,叫学生上黑板画酒店格局图,让学生做“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容易使学生获得新知。
3.看准对象,深入浅出现真知
尽管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特,但如果我们面对的是6―12岁的儿童,他们有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或牵引他们向前。好的教学贵在深入浅出,符合儿童的认识水平。张磊、王燕设计的教具,非常切合文本内容,也切合学生的心理。这些,都是有益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理解的。还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解释更浅显易懂。你坐在漂亮的姑娘旁边,一小时好像一分钟:如果坐在火炉旁边,一分钟好像一小时。这样的解释,虽然没有专业性的东西,但可以类比推理知道要旨。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一些童话、寓言故事对儿童来说就是深入浅出的良好读物。课堂教学,切忌浅入浅出,浅入深出就更糟糕了。叶圣陶曾说“翻箱倒柜容易,画龙点睛难。”做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重视这个问题。课堂导人,问题阐述,往往要一语中的,不要满嘴“文辞”七绕八绕,弄得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二、巧设计,真投入,常让学生体悟真情
朱光潜《谈美》中说:慢慢走,欣赏啊!读书更是欣赏一道风景,优秀作品值得我们慢慢走,欣赏啊!我们完全可以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以一个普通读者的放松心态来欣赏作品,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是一种非功利的阅读,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阅读。
1.有感情的朗读
读柳永《雨霖铃》注意音顿: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一――有干――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人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如有条件再配上昆曲,那就更有意境了。这样,学生自然而然获得美的享受,全然忘记在课堂了。从心理学角度,是引起学生无意注意,接受效果会更好。
2.角色朗读,把握人物心情
《西厢记一长亭送别》段,前几句已经有了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词句及秋景凄凉的意境。一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渲染了霜叶由青变红,泪染霜林,文辞既美,意象又耐人寻味。着一“晓”字,暗喻霜林的由青转红,似乎只经过短短的一夜时间。接下来,不同人物对张生的态度不一样。如:(老夫人、长老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宴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这几句速度应该稍快,因为他们心急,最希望张生早走。相反,崔莺莺的话要慢而伤感。(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恼人也啊!“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这样不仅能增强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还能对其艺术风格有所感悟。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要把握文本的主要去向,读出自己独到的感觉:琢磨文本语言特点和表达方法:思考文本的价值,认知价值和发展语言价值。让学生真正喜欢语文课,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38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