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文化的融入改进幼师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 琳
幼儿师范学校(幼师)数学课是学习专业课、基础课、实习课的基础,在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幼师数学教学中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何创新幼师数学教育模式,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幼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数学文化的融入来改进幼师数学教学。
一、当前幼师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授方式陈旧,教学模式单一
幼师的数学教学仍然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书本知识。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考虑到幼师学生的自身条件,以及他们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别。投能注重数学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注意演绎证明、运算技巧,忽视了理解应用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不适合幼师学生的学习
幼师的数学教材大部分都是高中教材,完全雷同普通高中的重理论轻应用,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被淹没了,数学与实际的生活联系不见了。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教学课时不相符,忽视了数学作为基础课程的作用。幼师数学课的缩短导致教材内容无法完成,无法给后继的专业课起到基础作用,使本就十分紧张课堂教学操作变得更加困难。
(3)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
面对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多元竞争的时代,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传统的“粉笔+教材”的教学方法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数学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而从社会财富的角度来看,数学文化则指社会群体在各种数学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数学的知识体系可看作是数学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数学活动的产品,而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观念可看作是数学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精神方面的成果与体现;数学文化对人类的这种无形的影响促使^们对数学教育提出更多的要求;另一方面,数学教育对学生行为、观念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方式。具有基础性作用
数学是一门科学的语言。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种基本方式,同时又是现代社刽青息传递最重要的载体。从古代各国的文化交流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数学。尤其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更加体现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并使得数学和语言文字一起成为传递信息最重要的载体。另一方面。数学的高度形式化和符号化,使数学语言如同音乐和绘画语言一样演变为一种世界语言。数学作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经济学到社会文化中的人口增加、资源合理配置、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以及高科技都离不开数学为它提供必要的理论工具。
(2)数学文化是一门具有自身独特美学特征、功能与结构的美学分支
数学是一门艺术。数学的研究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看成是思维的“自由想象和创造”,所以,美学因素在数学研究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数学的美是科学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典范,如果数学的真表征着数学的科学价值,数学的善表征着数学的社会价值,那么,数学的美则表征着数学的艺术价值。数学美学在语言、体系、结构、模式、形式、思维、方法、创新、理论等各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和表现形式。数学美有探索数学自身的科学结构演变和知识发展与进化规律性的目的,数学的美学特征能够在科学与艺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数学文化是―个包含自然真理在内的具有多重真理性的真理体系
数学在人类文明中一直是一种主要的文化力量。数学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在科学研究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数学自诞生时起就成为描绘世界图式的一种及其有效的方式。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的见解现已获得广泛地认可。其基本过程是对现实世界原型、现象和各门科学原理进行数学化处理的结果。作为一系列抽象、概括、符号化、形式化、建立模式的结晶,通过现实对数学真理的选择,数学的真理价值转化为其社会价值。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还造成一种人文化的独特的人格气质,一种极负责的人文精神――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造精神等。
三、以数学文化融入幼师数学教学
(1)数学美的融入
首先,以数学中最能体现“美”的几何图形来说,幼师教材的每一册都有体现。从图形的初步认识到多边形,教材不但从图形本身给学生展示了美,而且还把这些图形与实际生活中的建筑物、美丽的图案、常见的广告标志等联系起来,使学生随处感受到数学的美。数学是客观物质世界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
客观规律的反映,也就是关于“数”与“形”的学问。学生认识事物的这种“数”与“形”的特征与处理其相应关系的悟性和潜能是一种数学素质。其次,教材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形、符号表达了数学的语言美。而数学概念的概括、定理的证明和公式的推导又体现数学语言的简洁美、严谨美。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先要能找到实际问题中的“量”,再将“量”用数和图、数学式子、数学结构以及数学计算描绘出来。幼师数学教学对这种“数”与“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起着直接强化的作用。
(2)数学应用的融入
数学应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对于新知识的引入,要力图从实际出发,努力使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获取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则可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要鼓励学生走进社会,走进日常生活,参与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收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认真体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发展自己的思维力。
(3)数学思想方法的融入
随着科学的数学化,越来越多的数学思想转化为一般的科学思想。如变量思想、极限思想等数学思想所提示的辨证思想,是一切现代社会成员都应具备的科学思想。在幼师阶段。所有的人都要学习数学课程,并不只是因为她们都需要解决具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是因为她们无一例外需要吸收数学知识中蕴涵着的数学思想。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质含义在于数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数学活动”实际上可以被视为数学文化的同义语。正因为如此,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学应着力于数学活动的展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探索型和发展型的教学方式。
总之,数学是多维度的,是多元的复合体,它的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感受和认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深入研究如何有效地传播数学文化,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汲取数学文化知识,还要突出数学的文化功能,给学生营造一种文化的氛围,使学生能在接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得到更多地数学文化熏陶,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0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