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数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段红云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因是兴趣,它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获取知识的开端,也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通过“引发兴趣”“激发兴趣”“延伸兴趣”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兴趣倍增的状态下学习数学。
  
  一、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老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针对学生喜欢趣味性,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看实物口说应用题时”,注意抓条件、问题和数量关系三大要素,有目的地进行多方练习。例如,老师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问学生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老师说:“一共有9支铅笔,老师右手拿5支。左手拿几支?”学生说对后。老师给予表扬。接着老师又把一部分铅笔放在铅笔盒里,一部分放到手里,随之设疑提出:“你们猜一猜。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这时,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出来,便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有的说:“铅笔盒里有5支。”有的说:“铅笔盒里有4支。”……此时,老师惋惜地告诉他们:“你们猜的数都不对!”然后反问:“你们知道为什么猜不对吗?”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老师最后对学生说:“这不是一道完整的题,它缺少一个总数条件,所以你们算不出来,如果老师说一共有8支铅笔,手里拿着2支铅笔,铅笔盒里一共有几支铅笔?”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人人积极思考争着发言。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起学习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素材进行再加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作为课堂情境。
  场景一: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以下情境。学校组织给困难学生捐款。共捐得人民币2160元,这个数是2或5的倍数吗?把这些钱平均分给3个困难学生,每个学生能得到整元数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学生所要解决的不仅是数学问题,还要体会的是爱心的奉献。而且这一情境就发生在他们身边。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教材的预期目标。
  场景二: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或整十数”时,我设计这样的情境。今天是明明的生日。妈妈带了65元钱,到礼品店给明明买生日礼物。课件出示商品及价格,同学们根据看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同学说,买一个玩具熊30元还剩下多少钱?还有的说,买一个卡通杯9元,还剩下多少钱?……这一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应用恰当的方法,培养兴趣
  
  1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的比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2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
  3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
  4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5设计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
  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之后,就会产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强烈欲望。练习的设计,要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形式新颖,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好习惯。例如,一题多解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设计一些改错、竞赛、抢答等。通过这些形式新颖趣味性较强的练习题,变学生被动做题为主动参与,既能增大练习面。又能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作者单位:大曹庄农场管理区徐家河校区鱼滩头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4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