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状况调查及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敏 王中会
[摘要]对128位在北京生活的3~6岁流动幼儿的父母进行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条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但经济条件不是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唯一限制因素:流动幼儿所在园所教师对孩子的态度较好,但是园所环境、设施、膳食及教育教学水平一般:大部分流动幼儿的家长希望孩子能进入附近费用较低廉的公办园或免费儿童活动中心接受学前教育。
[关键词]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现状;需求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6-0024-04
一、问题的提出
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区生活的儿童(虞永平,2010)。本研究将流动幼儿界定为随父母或其中一方离开户籍所在地去其他地区生活的3~6岁儿童。
北京是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入地之一。截至2009年底,北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达726万人,其中包括一部分流动幼儿。根据文献调研,现有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问题的,对学前教育状况的研究尚不多。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北京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现状,有利于掌握北京市流动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解决流动幼儿学前教育问题。
二、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1 调查对象
带3~6岁儿童在北京生活的外来流动人口。
2 调查内容
着重调查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和流动幼儿父母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3 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法。研究者在北京市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的东四十条、望京、太阳宫、芍药居、世纪村、酒仙桥等地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建材市场以及东辛店村、奶子西村、东小口村、肖家河村、衙门口村对141个有效对象作了问卷调查。问卷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填写,当场回收。141个有效对象中有8人拒绝接受调查,5人在调查过程中中断调查。因此回收的有效问卷共128份(代表128个家庭)。相关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
三、研究结果
1 流动幼儿家庭的基本情况
平均每个外来流动人口家庭的来京人数为3.92人,最少3人,最多8人。四口之家最多,有60个,占46.8%;三口之家居第二位,有45个,占35.2%;五口以上家庭有23个,占18%。128个家庭中,多子女家庭有77个,占60.1%;独生子女家庭有51个家庭,占39.9%。
这128个家庭中有20个(15.6%)在北京没搬过家,108个(84.4%)在北京搬过家。46.9%的家庭因拆迁而搬家,18%的家庭因工作原因搬家,13.3%的家庭因房租涨价而搬家,1.6%的家庭因环境不好而搬家,还有20.2%的被调查者没有填写搬家原因。搬家次数最多的有10次,平均搬家2.8次。
(1)流动幼儿基本情况
在被调查的128个流动人口家庭中,男孩72人(56.2%),女孩56人(43.8%)。年龄跨度为3~6岁,其中3~4岁有62人(48.4%),4~5岁有37人(28.9%),5~6岁有29人(22.7%)。
(2)流动人员的基本情况
年龄分布:父亲34人(26.6%),最小24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30.21岁;母亲94人(73.4%),最小23岁,最大44岁,平均年龄31.94岁。
户口类型:父母亲都是农村户口的有115人(89.8%),拥有城镇户口的有13人(10.2%)。
文化水平:初中学历有79人(61.7%);高中学历19人(14.9%);小学学历16人(12.5%);没上过学6人(4.7%);高职或中专5人(3.9%);大专3人(2.3%)。
父母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有89人(69.5%);从事教师职业的有2人(1.6%);无工作的有14人(10.9%);从事其他工作如售货员、服务员等的有23人(18%)。
经济状况:家庭月收入在3001~4500元的有44个(34.4%);在1501~3000元的有41个(32%);在4501~6000元的有23个(18%);在6001~7500元的有7个(5.5%);在1~1500元的有5个(3.9%);7501~9000元的有3个(2.4%);0元的家庭有2个(1.5%)(做生意亏本);在9001~10500元的有2个(1.5%)。被调查家庭中有一个家庭较为特殊,其月收入在10500元以上。这些家庭平均月收入为3803.7元。
2 流动幼儿学前教育情况
(1)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的总体情况
调查显示,128个流动人口家庭中有55.5%的住家附近有公办园,35.2%的住家附近有私立园,2.3%的住家附近有学前班,7%的住家附近没有幼儿园或学前班。
这些家庭中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总体情况见表1。
对于孩子进入公办园的难度,认为“很难的”有94人,占73.4%;认为“较难的”有25人,占19.5%;认为“一般的”有2人,占1.6%;“不了解的”有6人,占4.7%;而认为“不太难的”仅有1人,占0.8%。
流动幼儿的家长认为孩子很难进入公办园的原因有多种,有101人(78.9%)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办幼儿园对流动人口子女要额外收费用,且收费太贵,有45人(35.2%)认为没有北京户口是一个比较主要的原因,详见表2。
对于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费用(包括学费、餐费和兴趣班费用),有33人(25.8%)表示能承受每月300元以内;66人(51.6%)表示能承受每月301~500元;25人(19.5%)表示能承受每月501~800元:能承受每月801元以上的仅有4人(3.1%)。
(2)未入园(学前班)流动幼儿的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128个家庭中,有35个家庭的幼儿尚未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原因详见表3。
这35个没入园(学前班)的幼儿跟在父母(个体经营户)身边的有22人,占62.9%,他们整天在摊位周边玩耍,或帮父母照看摊位;无人照看、跟邻居孩子一起玩的有9人,占25.7%;由家人照顾的有4人,占11.4%。
(3)在园(学前班)流动幼儿的教育情况
调查显示,93个在园(学前班)的流动幼儿入私立园的最多,有77人,占82.8%;入学前班的有15人,占16.2%;而进入公立园的最少,仅有1人,占1%。
这些幼儿每月的教育支出(包括学费、餐费和兴趣班费用)500元以下的有46人,占49.5%;501~1000元的有28人,占30.1%;1001~1500元的有15人,占16.1%;1501~2000元的有4人,占4.3%。
①流动幼儿家长对园所教育质量的评价
本研究调查了流动幼儿家长对幼儿园环境、
设施、教师态度、膳食、教育教学水平等方面的评价,以此间接了解园所的办学水平。
研究者将流动幼儿家长对孩子所在园所环境、设施、教师态度、膳食、教育教学水平五方面的评价分为很好、一般、差、很差四个等级。结果显示,流动幼儿家长对环境的评价平均值是1.9457,对设施的评价平均值是1.8043,对教师态度的评价平均值是2.1290,对膳食的评价平均值是1.9011,对教育教学的评价平均值是1.9022。
②流动幼儿所在园所召开家长会的情况
93个在园(学前班)流动幼儿的家长认定幼儿园或学前班没有召开过家长会的人最多,有57人,占61.3%;认定召开过1次的有18人,占19.3%;认定召开过2次的有15人,占16.1%;认定召开过3次以上的有3人,占3.3%。
(4)流动幼儿家长对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128个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幼儿园“收费过高或偏高”的有78人(60.9%),认为“收费一般”的有48人(37.5%),认为“收费偏低”的只有1人(0.8%),“不清楚”的有1人(0.8%)。希望住家附近的学前教育机构“免费”的有13人,占10.2%;希望“交少量费用”的有115人,占89.8%。
认为孩子接受学前教育的费用应该“由父母支付”的有20人(15.6%),“由政府支付”的有13人(10.2%),“由父母与政府共同支付”的有95人(74.2%)。
笔者还就流动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内容的认识作了调查,详见表4。
在对幼儿园的期望方面,有76人(59.4%)希望“收费能让自己负担得起”;有87人(68%)希望“教师教育水平高”;有76人(59.4%)希望“注重安全营养与健康”。
总体看来,北京市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主要是公办园、上等级的私立园或办学质量较好的私立园每月都需缴纳动辄近千元或超千元的学费,有的还要收取高额赞助费。接受调查的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高昂的学费对于大部分流动人口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家庭经济收入低、幼儿园收费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幼儿接受教育的质量,但经济条件不是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唯一限制因素。虽然流动人口中有89.8%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也偏低,但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孩子有必要接受学前教育,希望孩子能进入办学质量较好的公办园。然而,学费贵、没有北京户口、不收外地孩子、附近没有公办园等各种原因都影响了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质量。由于学前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流动幼儿普遍缺乏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因此,流动幼儿要么只能在收费便宜、园舍和师资条件较差的村办园、个体办园接受学前教育,要么不上幼儿园。研究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在望京居住的流动幼儿不能进入附近的公办园,不得不到望京以北十几公里外的奶子西村上私立幼儿园。有的有2~3个孩子的家庭因负担不起几个孩子同时上幼儿园的教育费用。只能让其中1~2个孩子放弃上幼儿园。根据科尔曼和布彻・卡森的有关研究,通常有五种家庭的父母不能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榜样和良好的教育,即不充裕家庭、动荡家庭、反社会家庭、虐待性家庭和不完整家庭。流动幼儿的家庭是典型的不充裕家庭和动荡家庭,不能给孩子提供理想的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有不利影响。
四、思考
首先,发展学前教育一定要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流动幼儿学前教育问题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只能由政府主导。例如,政府要及时了解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增长或流动情况,了解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的状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流动幼儿的专项学前教育计划,在流动幼儿聚集的地区适当兴建或扩建公办幼儿园。城市各类幼儿园应为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机会,放宽对流动幼儿的入园限制,学习上海、江苏苏州、广东惠州等地政府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问题摸索出来的有效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北京地区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措施,尽可能满足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其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形式增加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有调查显示,在入园难、入园贵的背景下,北京市未注册的山寨幼儿园已达1298所,数量超过已注册的1266所正规幼儿园。流动幼儿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家庭的流动性又较大,山寨幼儿园具有因地制宜、入园方便、收费低廉、提供针对性服务等特点,同时它们由于管理缺位或失当,生存境遇堪忧。送孩子去这类幼儿园既是流动幼儿家长方便的选择。更是无奈的选择。考虑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尚不完善的具体情况,对于这类幼儿园,我们不主张一刀切地加以取缔,而主张加以分类处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园所依法予以取缔;对符合办园最低标准且有设园需要的以及经过整改能够达到最低办园标准且有设园需要的,政府应该一方面对其加以规范,一方面给予积极扶持,如通过奖励和生均补助的形式,改善其办园条件和提高师资水平,进而提高办学质量。
此外,张燕等人的研究证明,为流动幼儿提供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服务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通过游戏小组这种非正规教育活动,促进流动幼儿发展,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提高育儿水平。因此,我们可以争取一些民间公益组织对发展流动幼儿学前教育事业给予一定的支持,以通过多元化的学前教育形式增加流动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再次,通过宣传以提高流动幼儿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流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并不了解学前教育,有的则缺乏科学的育儿理念,存在种种认识偏差。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出版物、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积极送子女入园(学前班)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6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