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新教改形势下教师的角色与修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春玲

  摘要:新教改形势下,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教学的组织者,学习的辅导者,科研的指导者,实践能力的培养者,民主教育的服务者。身兼这多重的角色,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修养。
  关键词:新教改;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84-02
  
  收稿日期:2007-03-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项目(115C―209)
  作者简介:孙春玲(1967-),女,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从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
  
  一、教师的角色
  
  作为新教改形势下的教师,其角色是多重的:
  1.教学的组织者
  传统的课程是由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专家、学科专家等制定的,教学就是由教师把这些预先制定的课程付诸实施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千人一面、千人一书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新的冲动。因此,教师更应该成为课程教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学生的合作者。
  (1)开发者和设计者。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和教具,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学生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设计者,教师要考虑三个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选择什么样的测验手段来检验教学效果?
  (2)组织者和管理者。教师要进行教学环境的控制和管理,组织课堂教学,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3)合作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习特点、兴趣、个性爱好等,以保证做到因材施教;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2.学习的辅导者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多媒体、信息、网络化等等将大大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学习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强调:“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已成为未来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很容易从各种学习资源中获得信息,教师的角色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能已从“教”转变为“导”。这种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导: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2)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指导者有两种:一种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活动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些信息,这一过程类似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职能;另一种是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进行探索的时候可能会碰到一些困难,出现信息缺乏的情况,这时候学生主动向教师寻求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为主动。
  (3)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辅导: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在网络上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利用新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
  (5)教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和榜样,教导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等符合时代精神的各种优秀的品质,具备区分良莠信息的能力,抵制新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信息作弊、侵权等不良行为发生。
  3.科研的指导者
  科研能力在学生阶段就应着手培养和锻炼。现代的大学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都比较规范,但让学生了解科研和参与科研的却不多。我们应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早期就能接触科研。
  教师应指导学生参与和开展一些科研活动,不要怕他们幼稚,不要怕出笑话,应大胆地鼓励他们去幻想、去动手、去创新。指导教师可帮助他们进行课题论证,制订规划,做好开题和科研计划实施等工作。良好的科研环境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促进各种信息的获得,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起着潜移默化的提高作用。
  4.实践能力的培养者
  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和主渠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准学科教学与创新教学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着重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现象分析、实验设计、实验改进、采集制作标本、制作课件、开展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的能力,侧重于具有多样性、可变性和多种可能性的内容,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想象和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大胆探索,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必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由于学生智力水平、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学习要求、接受能力等有差异,教学方法、教学要求也要有所不同,不能强求一律。要注意分类、分层次进行教学,给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使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
  5.民主教育的服务者
  这里的服务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服务于学生,二是服务于社会。
  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就是“尊者、长者”,是学生心目中令人敬畏的权威,学生只有服从于教师的教育,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不是高高在上的“教育君主”。学生、学生家长支付相当的学习费用,不论是作为投资者,还是作为消费者,都期待获得相应的回报。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从教育教学实践看,要求教师在教育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还要成为教育民主平等的建立者。
  从教师的专业性来说,服务社会的理念是教师专业内在的职责和精神,教师的学术性也要求其从事学术知识的应用活动,所以教师也是一个服务者。经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学术报告、发展规划政策论证、咨询建议等活动,为地方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做贡献。实际上,教师作为服务者获得的回报是丰厚的,能给教师带来社会声望、荣誊和影响力。因为在运用学术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会发现实践和现实中的问题是学术理论中所没有的或没有解决的。这会激发教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推动教师进行更深更高更新的学术探索与研究。
  
  二、教师的修养
  
  通过对新教改形势下教师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的角色越来越丰富了,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了。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素质教育,这种新的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1.树立师生民主平等的教学意识
  教师角色转变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个性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区别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传授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支配者、控制者;是动态的知识研究者,而区别于传统的静态的知识占有者。因而,教师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教师与学生在学习内容的占有上,不再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而是谁拥有知识,谁就拥有发言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以往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更不能对学生的活动包办代替,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教师的指挥棒去转。教师必须认识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
  2.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意识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在研究性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这就意味着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应侧重于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肯定的评价,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不在于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做出评价。这正是目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3.树立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意识
  “世界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都是调整培养目标,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发展必备的素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教师角色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它的时代特征,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其基本理念是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角色的改变。
  4.树立教会学生“方法”的意识
  教会学生用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去整合知识,教会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自我再创造,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完成知识的内化。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使网络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学习知识的指导者。网络能够传递知识,传播信息,但网络还不能针对学生的需要,对知识、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无法把智慧和能力教给学生。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需要通过学生学习,需要学生主动地进行加工的过程。这就有赖于教师教给学生以一种批判的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知识,而且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处理和解决问题,实现知识的创新。
  5.树立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意识
  未来社会里,学会与他人合作,就意味着成功。“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多实践,多体验,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组织和指导,只有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的探索、实践活动才能较快地取得成效。
  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一些人机交互型的课件,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在课件的引导下自学了。教师只是适时地“答疑解惑”。学生在此过程中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课堂效果较好。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小组讨论”的合作方式,出现了“作业互助式”、“任务分工式”、“切块拼接式”等多种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协助下,同学之间可以通过合作,自制幻灯片、投影片、多媒体小课件等,制作过程完全由学生自己控制,自己制订研究方案,自行探索和研讨,切实处于自主学习和积极交往中。作为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件进行评比或者组织学生自评,好的要表扬,差的要指出缺点。这样做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身兼多种角色,责任是重大而艰巨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修养,在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中,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不断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武.教育技术――信息时代教与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52~55.
  [2]张倩苇.现代教育新技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1999(6):5~7.
  [3]Harben,Paddy.IT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what is the teacher's role?[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4):50~60.
  [4]欧阳常青.主体性教育思想下教师角色的转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1.
  〔责任编辑:徐光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