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历史课堂创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聂胜成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通过历史教学,要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本质特征是“精英教育”、“完人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学生的任务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更不利于创新潜质的开发。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谈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认识,供同行指正共勉。
  一、创新不等于废旧
  提倡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创新教育是指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更新,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所有教学要素的否定,而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扬弃中继承和创新。另外,创新也不是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忽视,相反,应该是对基础知识学习的强化。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什么创新。因为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创新的源泉。我认为一堂课的好坏关键是看它有没有上出新意,课堂提问的设计角度好不好,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没有得到优化,是不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挖掘了学生潜能,学生有没有学以致用。而不是只看教者是不是用了什么先进的设备。因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如果课堂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我想它与用不用多媒体有什么区别呢?由此可见,创新的实质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当然,我并不反对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是认为怎样上才能将课上出新意才是最有价值的。在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一些所谓的“旧的教学法”并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关键是看你怎么用。总之,我们在创新的同时,一定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历史课堂创新的基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历史学的对象是一种历史真实,尽管我们不可能全面的再现历史,但尊重史实、实事求是是历史学的全部基础。历史创新教育必须坚持求“真”、求“善”、求“美”,这也是所有科学必须追求的。所以在历史学科创新教育问题上,首要的任务是教育学生一切从历史真实出发,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三、教师要具有“又专又博”的知识
  历史学无所不包,无不涉猎。这就要求教授这门广博之学的教师,在具有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基础上,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各科知识,不仅要掌握相关的政治、语文、地理知识,而且对数、理、化、生等理科知识以及艺术、体育、民风民俗有所了解。历史教师的素质概括起来就是专业而广博。专业而广博的知识可使教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游刃有余,不至于在课堂上出现“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教学笑话。在平时工作中,历史教师本人不断更新知识,吐故纳新是必需的,如此天长日久,就会厚积薄发,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四、充分发挥师生的双主体作用
  早在半个世纪以前,陶行知先生说:“好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不仅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教学生会学”其实也是强调师生的双主体作用。以“洋务运动”一课为例:课前,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反动统治的一场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谁对谁错?”拿到议题,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一部分学生提出上网查找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一部分学生要求去图书馆翻阅资料;一部分学生深钻教材,他们自由分组,自行结合。学生的这种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无疑是直奔新课改的方向而去,学生以多种方式,多个渠道搜集资料和精选资料,主动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大胆质疑教材观点,在分析、讨论中充分体现交互主体性――“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学生在探究中合作学习,在辩论中表明观点、沟通反思,不仅辩论内容相当精彩,而且一些观点也令人耳目一新,在相互争鸣中碰撞出思想火花。正是借助这样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学生的主体有很大发挥,不仅在互动中学到知识,初步具备了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与人合作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连续如此去实施教学,教与学日趋完美、和谐、统一,教学最终会得到升华,从而愈来愈接近育人的目的――学生的人格魅力、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薛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