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物理实验课浅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君玲

  一、物理随机实验课教学的特点
  
  1.随机实验能够起到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的综合作用
  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学生分组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环。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我发现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弊端。课堂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和测量性实验,一般都安排在新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之后进行,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加上初中学生实验能力差,学生对实验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操作上,教师则往往忙于协助学生排除故障,师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没有思维空间和余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致无法达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采用随机实验的教学形式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边看、边学、边实验、边思考、边讨论,能较快地掌握物理知识。随机实验课一般安排在教室里进行。每个桌上都有一套仪器,每位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2.随机实验教学是一种低容量高密度思维的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随机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随机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学生可以自定学习步调,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阅读教材,实验现象观察不清楚时,也可以反复做几次,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问老师。同样,由于可以自定学习步调,优秀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充分展开,自己可以学得深一点,多学一点。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那种因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而使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
  
  3.随机实验是一种效率高负担轻的中学物理教学活动
  开展随机实验所需的仪器,大多是通过发动广大师生因陋就简自制的。纵观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实验,其精确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现出一些物理现象和事实就可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说所有初中物理实验除配备一定的基本仪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仪器来解决。
  进行随机实验教学的形式可以根据教材、学生以及器材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它可以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也可以安排在新课的教学过程中,用来建立物理概念或得出物理规律,作为学生辨疑解难的一种手段,起到启发、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解决疑难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安排在下课前的几分钟,作为复习巩固之用。在教学时间上,可以用一整节课时,也可以用半节课或几分钟。总之,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可能灵活掌握。这样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不用老师讲,物理知识掌握得也很牢固。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二、随机实验课的教学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随机实验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显得真实自然,既能启发学生养成平时注意观察、善于从常见现象中提取研究课题的习惯,又能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要求。所以随机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一般来说,学生通过听教师讲授,能够记住10%-20%,学生如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够记住30%;如果学生既能听教师讲,又能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如果学生看到实物或现象,自己又描述过,便能记住70%:如果学生既动手做过,又描述过,则能记住90%。而随机实验,既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又让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最后自己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可见,随机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随机实验的学习探索过程,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因此,我们主张将课堂变为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的主动学习的活动场所,把学习物理知识不局限在课堂上、学校里,而应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大自然中去学,同时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社会中去。
  在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兴趣(情感领域)、知识(认知领域)、能力(动作领域)等各种心理因素融为一体,使他们在直接参与实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验是获得物理事实的根据:实验是检验假设真理性的标准;逐步领会科学家是如何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物理事实,并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可见,通过长期随机实验的训练,学生将会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