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也谈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金凤

  一、消除“恐惧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做阅读题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害怕原文难理解,害怕自己做不了……诸如此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学生的懒惰心理作怪,他们大多数喜欢做比较直观的题,做阅读题要阅读比较长的文章,而后再思考、分析判断、归纳综合,太麻烦。要消除学生这种恐惧心理,我认为应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结合九年级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好读书,读好书”活动,我让学生明白“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僵化”,我还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有关名人的故事及谈读书的名言,让学生在理论和事实面前臣服,领悟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班级内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名著,开展讨论,交流阅读体会,让学生充分享受世界文学宝库的“盛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彻底把被动阅读变为了主动阅读,又锻炼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从此以后,学生见到文章阅读就不再恐惧了,阅读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二、加强阅读指导力度,归类分条,培养阅读技巧
  
  在语文测试中,阅读题可以说是重头戏。根据多年来中考试题的分析及归类,阅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记叙文阅读(包括小说)、说明文阅读(以科普说明文为主)、议论文阅读、诗歌赏析、文言文阅读。于是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对阅读题进行分类指导,探索出了几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如在指导诗歌(星星变奏曲>赏析时,针对诗歌的特点,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审美,对这首诗产生兴趣,然后针对诗歌内容提出以下问题①本诗中的意象有哪些?②诗中描绘了哪几幅画面,你读后还会想到哪些画面?③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的?④你认为作者的心情和你的心情相同吗?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积极思考、展开讨论、踊跃发言,找出了很多意象.星星夜、白玉兰、鸟等,好多同学描述出了他们想象中的画面:繁星满天,四周一片宁静,微风吹拂,星星闪烁,有的同学描绘出了平静的湖面,微波荡漾,树林中鸟儿站在枝头上欢快地唱歌……通过大家的发言与描述,同学们马上感受到了星夜的温馨与浪漫,体会到了本诗作者的感受与写作意图,使学生与作者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我们就归纳出了诗歌阅读的途径和技巧.反复朗读找意象――感受意境绘图画――仔细斟酌知感情一领会意图生共鸣。
  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
  
  三、以写作促阅读,互补互助,共同提高
  
  阅读对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为写作积累材料,为克服写作困难做准备;写作又可以促进阅读,使阅读的目的更明确、方法更得当。多层次的阅读过程及经验,会触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甚或碰撞出学生写作的灵感来。如不少学生阅读了朱自清的散文《春》之后,就写出了许多优秀的写景抒情散文来,像《春的赞歌》、《春来了》、《我心中的春》等。读能促写,同样写也能促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结合口头作文训练,每教学一个单元,都紧扣课文设置一些切近学生生活,训练专项能力、针对性强的文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在所学过的课文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人们常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手高眼低,既写又读,眼高手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由仿写、改写、缩写、扩写入手,将写作与阅读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引导学生由“不自觉阅读”到“自觉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指标,是我们吸取别人的思想精华进而转化为自身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大胆探索,积累经验,持之以恒,培养出一代又一代阅读方面的“骄子”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0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