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分银行”是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炜 陈叶梅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提出了国家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而“学分银行”实现了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资源共享,为终身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学分银行”的建立能实现继续教育的学分累计与转换,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是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
关键词:学分银行;继续教育;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I)08―004―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人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继续教育也面临改革和创新。为顺应新的形势,国家提出了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从目前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构建“学分银行”是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有效手段,是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目前在我国浙江等地区已开展试点,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学分银行”的概念及主要功能
“学分银行”(Schoolcreditbank)是把银行的概念移植在教育领域,是学分制的高级形态,是一种新的学分管理模式。“学分银行”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使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学分银行”的本质是累积学分,突破传统的专业和学习时段限制,把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
系统的“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可以使学习者完成学业的时间相对自由,不按常规的学习时间进行学习,可集中也可中断,通过学习培训所获取的有效学分可随时存于“学分银行”,再根据个人的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将学分取出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好比普通银行的“零存整取”。将“学分银行”合理有效地运用到继续教育中能促进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创新,现将其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1.学分的记录与累积功能。“学分银行”能为学习者记录他们在各种学习机构和技能培训中所取得的学分数值,并根据所设定的管理模式加以累计。这一功能有效地破除了传统的专业和学习时段的限制,充分利用了各种学习机构和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学习者个人的有效学习账户或终身学习卡等形式,方便有效地记录个人的学习活动情况,并根据预先所设定的模式使学习者在数年内连续学习或间断学习所获得的有效学分得以累积。
2.学分的互换功能。这种互换不仅仅是局限于同类教育机构之间实施的同类课程的互换;也可对不同机构或不同地区与国别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互换,这种高层的互换就需要运用一定的评价工具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等值计算后换算成标准学分,最终实现学分之间的互换。这就类似我们日常所熟习的普通银行通过汇率制度来实现不同币种之间的相互换算。
3.学分的兑换功能。这一功能使学习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存储到“学分银行”的有效学分,存储到一定程度后即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兑换相应的资格证书、学历证书或者学位证书。这就使学习者不受时间的限制,各种学习和培训所获得的有效学分得以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
二、“学分银行”是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
继续教育“立交桥”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内在要求。继续教育“立交桥”针对不同的人才设置了不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得到满足。继续教育“立交桥”实现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互相沟通与衔接,是一种创新的继续教育结构模式。继续教育“立交桥”在发达国家如欧美日韩已有较好的构建和实施,在我国部分地区也有探索试点。而通过构建“学分银行”的管理模式能充分实现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继续教育相互衔接贯通;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一体化,可谓构建继续教育立交桥的基石。
1.“学分银行”促进各类教育与继续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1)“学分银行”可在各级各类正规教育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能将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各类中等基础教育连接起来。这一桥梁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各类正规教育中因为历史和管理模式不合理而存在的诸多问题,如高校之间的各自为政、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等。
(2)“学分银行”能实现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之问的教学资源共享;能实现各级别“学分银行”之间的学分通兑;能建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沟通的平台;能为具有学习能力和渴望实现自己理想的学习者,通过有效学分的兑换提供获取文凭的机会。
(3)“学分银行”能淡化不同类型职业院校之间的界限,为各类型的职业院校之间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促进专业共建的交流合作,促进各类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类社会培训和考核,获取的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和自考课程合格证书等,都可以折合成对应的标准学分,与在职业院校就读期间获取的学分加以累积,获得毕业资格。
(4)“学分银行”能通过教育评价机构的标准学分认定,以标准学分的互换将正规教育学习与非正规教育学习和非正式教育学习有效连接,通过建立连接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网络体系来实现非正规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正规教育学习是我们熟知的学生在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中所受到的教育。非正规教育是对有组织的教育机构以外所从事的教育活动的统称,如农民教育、社区教学计划等。非正式教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种教育形式,这一教育形式占有了人生中学习活动的很大部分时间,多数是无组织、无系统甚至是无意识的,但这一教育形式却对所有人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看书、读报、看电视电影、与人作有意义的交谈等。
2.“学分银行”能促进继续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近年随着国家的日益重视,继续教育面向全社会开放,已经是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根系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学分银行”可将继续教育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发挥到极致,打破传统继续教育模式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差距,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营造文明的社会环境,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1)“学分银行”可使学习者不受年龄和所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不受个人经济状况和职业的影响,不受时间地点的局限,在自愿的前提下即可参与继续教育。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基础、教育程度、职业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相关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可利用时间合理选择是参与技能培训还是学历教育;还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模式将自己的部分社会经历按规定的标准折合成相应的标准学分。
(2)“学分银行”可使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者的目的明确,如带有一定功利性质的学习以获取学历学位和技能证书为目的;也可以是闲暇学习和非考试课程学习,以提高自己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各
项能力为目的。
(3)“学分银行”可以通过两种形式进行学分消费:一种是将所获得的学分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兑换成相应的各类证书予以消费;另一种是将所获得学分以非证书的形式予以消费。前者很容易理解在此就不再做解释,而后者的消费形式主要体现在学习奖励和购物优惠上。这就好比我们熟知的兑换银行卡积分和各类消费积分等,在预先设定的模式中,在有效的学习机构和购物商场可以根据标准学分定值积分,对学习者实施学习奖励,包括给予免费学习机会、发放奖学金、活动奖励和购物折扣等。这一政策在少数城市有试点,在全国尚未广泛推行,目前据资料介绍,浙江慈溪市的慈溪新华书店、江南好书城等商家已经对该市的学习者开展学习积分购书优惠活动,积分越多购书优惠折扣就越大。
这些举措将大大激发人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学分银行”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机构和企业参与到各类继续教育中,直接或者间接地促进了继续教育与社会之间的沟通。
三、构建并运用“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学分银行”日益显示出其蓬勃的发展活力,得到了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重视和认可。为顺应新形势的发展,对继续教育也提出了加快发展,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的新要求。而构建“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能加快“学分银行”的建立,是实现终身教育思想的有效手段和坚实基础。构建并运用一个知识共享的现代化“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势在必行。
1.“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是一个基于架构思想建构的系统,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充分实现各功能模块的组合和模块的重用,使开发更加快速,避免重复开发,而且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学分银行”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课程标准、学分累积、学分互认、学分兑换和学分诚信等5个子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在于学分转化。
2.“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的构建可采用远程和开放教育的学习形式,通过构建终身教育服务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一个终身学习的数字化学习平台。该系统的构建应包括用户管理、学分管理、检索信息、学分统计等全面的解决方案。管理系统平台还需要具备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功能,方便学习者更新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精神文化素质。系统平台为方便不同的用户群体,还需提供功能较完善、内容多样化的资源检索和访问接口,提供适时有效和灵活多样的学习服务。
3.学分银行”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和实施,需要政策的大力引导和扶持,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力量来推动,面对构建继续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体系制度建设过程中选课制、教育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转化体制与管理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相互积极沟通和配合。
四、构建“学分银行”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的“学分银行”才刚刚起步,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教改函[2010]1号)文件要求,西南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积极申报国家改革试点项目“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的探索与实践――轨道交通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方案”,坚持改革与创新,从轨道交通行业人手,充分发挥学校行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促使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及行业发展目标的需求,为我国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培养探索一条新路,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和人才支持。
该试点项目为通过改革轨道交通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打破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证的壁垒,建立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学分认证制度和“学分银行”制度,其具体实施方案措施如下:
1.对于在单位(路局认可)和培训基地(含网络学习中心)完成的培训课程,在申报管理中心批准的基础上,可以转换成相应的课程学分,存放在个人的“学分银行”账户上。
2.参加全国或者单位批准的行业性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可以根据证书类型转换成相应的课程学分进行学分积累。资格证书包括机车司机证书(单司机、重载、高速)、技师证书、高级技师证书、计算机等级证等。
3.参加管理中心认可的学习培训机构组织的研究生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学历课程学习,成绩合格者,以及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成绩合格者,成绩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学分,存放在个人的“学分银行”账户上。
4.完成技能型人才学历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学分,经管理中心认证合格者,由西南交通大学发给相应层次学历证书。这一项目已经获得国务院的批准,现已经投入试点,相信在未来几年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制度和人才支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1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