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循环的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 浩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折: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在体育教学领域,“工具主义”的教育理念也由此逐渐被“人文关怀”所代替。20世纪兴起的超循环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论、分形理论和混沌研究等),强调开放系统的演化动力奠基于系统内非线性自我活力之上,与“人文关怀”理念对学生自我性,主体性的呼唤相当契合,因而基于超循环理论的体育教学解释框架的建立,将是顺利实现学校体育范式转折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超循环;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超循环的体育教学概念解读
超循环体育教学系统的建立依赖于它是否保持开放性、能否不断远离平衡态、是否发挥了非线性相互机制以及能否有效利用涨落的威力,这是耗散结构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无论是学生系统超循环的形成,还是体育教学系统超循环的建立,都要以这几个条件的满足为出发点。
超循环体育教学解释框架的建立包括超循环体育教学目的论、条件论、动力论、演化途径分析、演化形式研究和复杂性探索几个方面。通过对传统体育教学目的论的剖析可以看到,“工具主义”是其本质特征,它将学校体育教学导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而坚持超循环,将是摆脱恶性循环的方法。超循环体育教学目的论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内在的超循环、消解了唯一的中心、意味着开放的教学、放弃了对预测的迷恋、关注演化而非静态的体育教学。
透过协同学对体育教学的审视,竞争与协同的双重推动将是超循环体育教学系统的演进动力。协同学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体育教学中差异与同一、部分与整体、竞争与协同、自由与约束、偶然与必然之间关系的看法,也使我们更为清楚地看到了基于竞争与协同的学生体育素质演进机制。体育教学系统的演化序参量在于竞争与协同联合基础之上的体育教学场,它使体育教学具备了Logistic形式的演进姿态,也更加具有可持续性。借助于突变理论,体育教学系统中的外因与内因、渐变与突变、创新与接受之间的关系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学生体育素质系统的演化途径将体现出渐变与突变相整合的特点。利用尖顶突变模型对运动技能的学习特点和形成规律的探讨,表明了突变(包括连续突变)伴随在体育教学之中。体育教学是一个跳跃的、突变的、充满创造的激情之旅。超循环将是超循环体育教学系统的主要演化形式。超循环不仅将教师与学生、原有图式与外在传授、体育理论与技术更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是创造性的源泉。基于超循环体育教学“双中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不仅突出了超循环的内在活力,而且明确了信息循环作为超循环内核的带动作用。对这一模式螺旋演进过程分析也将更符合体育教学系统的动态特征。
分形学为我们重新审视体育教学中的无限和有限、简单与复杂、整体与部分、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机遇、创造性思维的机制、教学评价的尺度和学科结构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发。它表明体育教学是复杂系统,具有分形的结构,从分形元出发促发复杂的分形体将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体育教学信息分形特征的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混沌洞见了简单与复杂、必然与偶然的更高层次的关联。透过混沌的视域,体育教学中的预测将不再是决定性的、精确无误的,而将被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之内。混沌视野下的创造观,将与每一个人、暂时的弱小力量、非理性、相互交流的湍流和整体性紧密连接,反思将促发个体创造的生成,而连锁反应将是群体创新的机制。通过倍分叉进行体育教学混沌,将是认识和建设体育教学复杂性的重要环节。
但从超循环理论的角度看来,统一的模式显然是“简化论”的产物,无法体现出超循环系统的复杂性特征,“标准化与同步化几乎使教育事业在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教学体系之间的尖锐矛盾中遭到窒息”。复杂的教学超循环系统是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变化多端的互动历程。处于永不停息的动态转化之中,任何一种想以固定模式来规范它的作法都是削足适履的、不可取的。但我们坚持超循环的理论并非意味着要完全将模式消除掉,而是强调要以变化中的模式来对待变化中的系统。
二、基于超循环的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模式
布伦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谈及可持续发展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从而将“人”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将这一理解调换到体育教学领域,我们可以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发展,又能使其离开校园之后具有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
普利高津、哈肯和托姆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依靠内在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超循环图景:耗散结构研究了超循环系统形成的条件,协同学研究了超循环系统演进的动力,突变论则从演化途径的角度分析超循环发展的路程,但对于系统是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能持续这一过程,三者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使我们对体育教学系统的超循环过程认识仍不太明晰。艾根填补了空白,以超循环的组织形式将超循环的链条联结起来。体育教学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必然组织成超循环的模式。从这一点出发,笔者建立了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双中心”超循环模型。
其一。突出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由图中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子超循环,是整个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的中心,笔者将其称为“双中心”。事实上,作为超循环链条上的任何一个实体,其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但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人”的因素,显然具有其他实体所不能具备的“鲜活”的特性,他们有着自主的选择能力和主动意识。由他们结合成的子超循环,将带动整个体育教学系统的超循环不断运转与跃迁,使体育教学超循环也体现出超循环系统的特色――依靠内在动力的不断可持续演进。
其二,这一超循环系统不仅将课程、教学方法、教育及社会等传统上被视为外在力量的因素转化到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之中,使他们与教师、学生等平等起来,都成为体育教学系统发展的互动的、相互依赖的内在因素,从而体现出超循环系统的特征,而且也将“自我”的要素突出出来,将其同样视为影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的自我,既指学生依靠其原有背景(文化背景、教育背景、认知背景等)对文本或既定知识理解所生成的、存在于精神世界的虚拟的体系,也包括教师在其个人背景下对课程与教材的解读。
其三,体育教学超循环,将众多实体更为紧密与关联地结合在一起,要素间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直线关系,而是通过超循环体现出更为复杂的、多向的、非线性的关系,涨落将在这样的体系中得到相干放大,为系统通过临界点的跳跃式发展积聚力量。而在多向的联系之中,竞争与协同的威力也将体现出来,每一个要素的优点都能被超循环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其他实体所利用,从而相互增进,导致整个体育教学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结构不断优化,而任何一个不能跟上超循环运转步骤或要求的实体,都不得不改变自身、调整自己以能适应这一系统。
其四,与对体育教学系统的传统理解不同,体育教学的超循环系统更加注重反馈与自我的调整而非单向传递与控制调节。这一方向性的改变,将个体与环境都纳入到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模式之中,“从而在相互关系中克服了笛卡儿二元论和科学决定论”,也使体育教学体现出一种宽松的、带有一点不确定性的色彩,随着教学的进行和超循环力量的不断发挥,知识与技术以及超越它们的洞察力将在各实体间的相互交流中获得,而这一点是通过其他方式所无法达到的。
总之:正如皮亚杰所说的“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过程将会不断进行、哈肯所言的序参量必然会在不同层次上不断生成、托姆所描述的系统在不同层面上实现连续突跳一样,超循环也将不断超越自身,在更高、更加有序的层次上组织起来,从而体现出体育教学系统的不断自组织演进。而超循环的这一不断发展过程,可以用“螺旋式”的形式加以形象的表征仅是“存在”的本质意蕴。丰富性是指体育教学超循环体系的实体会不断增加(拟种将不断转化为实体),导致外延的不断扩大,而关系也更为复杂(更多的实体使联系更多,相干效应更大);自保持是指虽然超循环能够借助于实体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内催化剂发展至更高的层次上,但实体间祸合的基本形式――超循环却仍将得以保持,体育教学也由此能够持续演进;自选择是说体育教学超循环系统将体现出一定的活性,具有一定的自我选择演进道路的能力,体育教学系统发展至什么层次、各要素间的关系如何调整将取决于自身而非外在的控制;层次性则是说明在超循环的机制下。体育教学系统将不会也不能停留在某一个固定的层次上,而必将时刻处于动态的转换之中。只要超循环的机制得以保持,这一过程就不会停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52034.htm